百家争鸣 -> 三农问题
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作者:张红阳    发布:2004-09-10    阅读:2139次   
 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80%的人口居住农村,农村地少人多是我国的现实状况,“三个人的田五个人种”是再通俗不过的描述,农村存在着一支数量庞大的失业大军是不争的事实。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日趋减少,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怎样通过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来消化如此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关系到我国7亿多农民的命运,更关系到是否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随着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和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攀升,由传统农业本身排斥出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2010年预计达到1.9亿人。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加上没有专业技术,一方面难以接受科技知识,农业生产率难以提高,致使广大农村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上,农村劳动力退出农业生产的基础不稳。另一方面,使得农村劳动力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比较困难,极大地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有效转移。这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

  (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从农村的具体情况出发,就地发展非农产业是我们今后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一直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但近些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滞缓,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目前已几近停滞,依靠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已难以为继。与此同时,农村个体、私营工商业等其他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减弱。

  (三)城市化水平发展滞后以及自身人口失业率走高,制约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性循环。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资本和技术提高后对一般性工人的排斥,同时,城镇基础设施落后,人口超常流动,电力及其他能源紧张,企业开工不足,致使城镇失业率不断上升。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为了降低失业率,设置了种种的条件限制农民进城打工。

  (四)制度因素,包括现行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土地制度,妨碍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是我国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虽然放宽农民进城的条件,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大中城市的户口准入门槛依然很高。二是农民与市民在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社会保障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无法跟城市人口公平竞争,同时给他们在吃、住、就业、加薪、孩子上学等方面也造成许多困难。这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地就业,致使相当部分的劳动者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三是农村土地制度是实行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在联产承包的实施中,土地基本是按人头平均分配的,这些流入到城市的农村人口仍然要在农村占有耕地、住房,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不能解决,也就意味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五)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而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却很少。农村劳动力流动无序状态带来的主要弊端是不能进行宏观控制。大量劳动力流动的同时,必然形成初级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市场,政府同样需要宏观调控,但目前还缺少这一环节,即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二、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思路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减少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种植面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己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但是,这种结构在日趋升级的社会需求中,越来越表现出尤为突出的不足:一是农产品质低,畜、禽、渔的工厂养殖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其产品品质也跟着下降;二是品种单一;三是农业生产时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当前,要抓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着手进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必然要求更高的劳力、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投入,因而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同时,依据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来调整结构,也要求农业生产由耕地密集型产品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一是提高规模效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

  (二)大力巩固和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的增速下降,由“八五”期间年均增长42%下降到1996年的21%,继而下降到1998年的17.3%,由于增长速度的缓慢,就业增长也随之下降,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比较慢。如何做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块“蛋糕”?主要途径是发展乡镇企业在。新的环境下,尤其是面对加入WTO后的挑战,如何对乡镇企业进行准确定位,以便寻找发展乡镇企业的新对策、新思路,进而保证乡镇企业持续增长和就业容量不断提高呢?人口众多、劳动力过剩是我国的一大劣势,而劳动力便宜也是中国加入WTO后的优势之一。只有通过创办和兴办大量的乡镇企业,才能将劳动力价格低廉变成现实的竞争力,才能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的下降并不意味着乡镇企业已无剩余空间,当前,我国应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农业为核心,以农业为原料的工业和直接为农业、农村提供生产投入品和生活滑费品的工业为主体的企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造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建构新农业产业链,充分发挥乡镇企业优势,促进乡镇企业新一轮的增长。乡镇企业起步晚、规模小、底子薄、人才匮乏、职工素质较低,更应该选择优秀人才从事企业经营工作,以领导和带动企业员工更快、更好地创业图强。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者,无论董事长、董事,还是厂长、经理,都要求德才兼备的经营专家来担任,要求吸纳;大量的高素质农村劳动力。

  (三)扩张城镇化体系,加速城市化建设步伐。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为乡镇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以此加快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工业小区建设,发挥乡镇企业大容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相对集中,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据,以中小城市为网络,小城镇;星罗棋布的城市化体系,办好工业园区,形成规模效应。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积极开辟小城镇房地产并对小城镇进行连片开发建设,向农民出售商品房,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农村的产权制度,降低农村居民的进城成本,拆除城乡壁垒,提供良好的务工经商场所和相应的生活条件,吸引农民进城。

  (四)加大第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在农村更显不足,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第一、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旺盛。现阶段的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当前,农村第三产业要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和就业容量不断提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