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物价走势值得关注
作者:贺力平    发布:2004-11-05    阅读:1962次   
    从最近发布的许多经济统计指标来看,有多个因素推动国内物价继续上升,而且已经有一些证据显示普通公众和企业机构对物价走势已经形成一定看涨预期,或者说正在改变过去的物价稳定看法。
       首先是国际油价问题。最近一年来,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呈现上涨和波动情况。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在未来几年中继续出现。导致国际油价上涨和波动的主要因素有:对石油消费需求的增加;对石油库存需求的增加;部分石油生产国国内经济形势和石油生产的不稳定;石油输出国组织在总产量和油价等方面的内部分歧;世界石油储藏量数据的变动。由于我国经济近年来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升高,国际油价变动对国内经济和物价的影响显著增大。由国际油价上升而带来的国内油价上升和国内生产者价格指数上升可以看做是成本推动的物价上升。
       在国内方面,许多大中城市都面临基础产品供给不足、经营成本超过收入的局面,因此纷纷采取措施上调水电气收费标准。这些公用基础产品是一些行业产品的重要成本单位,也是影响城市普通居民日常消费支出的重要项目。它们对城市范围物价走逝变动带来的总体影响是相当突出的,并对人们的物价预期和实际收入水平感受有连带影响。正因为如此,一些城市的政府在调整水电气价格的同时还往往提高了对低收入家庭的补助标准。尽管目前尚仅有一些局部性的情况表明,一些地区工作人口开始提出增加工薪报酬标准的要求。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职工应付通货膨胀或预期通货膨胀的背景下。
       近几个月为国内媒体广泛报道的“民工荒”事情是另一个值得重视的事情。这个情况最早出现在东南沿海的出口加工密集地区,目前尚不清楚具体范围有多宽、情况有多严重。已有一些分析指出,有多方面因素导致这个新情况的出现。新一届领导就任后高度重视农村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免农村税费,稳定和提升农产品价格,促使农村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开始增长,显著不同于过去一些年看到的情形。沿海地区一些工种的低工资似乎不再足以吸引流动性工人,他们中有部分甚至返回家乡务农或做别的事情。这种情况,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他们在“用脚投票”要求增加工资和改善待遇。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这种情况或迟或早会发生,而且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表现。但是,从近期看,这毕竟是可能影响物价水平变动的一个因素。
       还有两个互有联系的统计数字说明物价形势的变动。一个是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今年初以来关于存款增量的变动数据。相比于去年同期,今年初以来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增加数都减少了。企业存款增长的减少,很可能表明企业将新增的资金用于诸如扩大存货的投资活动。居民存款增长的减少,看来不是说明他们将新增的收入用于诸如股票国债的证券投资,而是用于各种购买支出。另一个数据是关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统计数。这个数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一直保持不断增加势头,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居民很可能的确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收入流向决策,即减少新增收入中用于各种储蓄/投资的支出,增加用于当前消费的各种支出。这或许反映出他们对货币价值变化或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变化的看法,隐含着一定的通货膨胀预期。
       全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在2002年底是是负数,2003年初基本上是零,2003年下半年变为正数,从第四季度开始显著上升,并在2004年到目前为止的几个季度中出现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各种生产者价格指数上升幅度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所有这些价格指数变动的情况实际上都表明生产者和有关的工作者从这些价格变动中都得到了新增的收入或资金流,而这些新增的收入或资金流或迟或早会、以这种那种方式转化为需求,带动随后时期中的需求增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其他方面条件的变动 – 包括利率政策等等的调整,物价上升的情况一旦出现后很会自我持续。
去年末和今年初,国内外人士都看到了国内物价与国际市场相互影响的情况。最近,这种情况再次出现。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水平有所增加,同时,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水平在8月份出现显著上升(3.5%)。美联储在6月和8月两次提高利率,并很可能在9月21日货币政策会议上再次作出上调利率的决定(联邦基金利率已从此前的1.0%上升到1.5%)。
 
                                                                                                                                                                                           200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