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今年进入“粮油房金价走低、美元和中国股市走高”的新周期
作者:陈东琪    发布:2005-01-13    阅读:4248次   
 全球经济的发展,总是会在均衡和非均衡中反复,会在这种反复中出现新的均衡和非均衡,不管是从均衡向非均衡的过渡,还是从非均衡向新的均衡过渡,都需要时间。2005年世界经济、世界市场和世界货币均处于从旧均衡到新均衡的过渡期中,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经济事件发生。从经济和市场的周期变化趋势看,2005年,我估计会出现几个明显的“走低”和几个明显的“走高”。粮食、石油、房地产、黄金和原材料的价格会走低,即使不下降,也会变得平缓一些。美元、中国股市会走高。
  
  
1、粮价走低
  
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主要产粮国家和地区2004粮食丰产,尽管还没有达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最高水平,但产量一下子增加较多,会对市场的短缺供求关系产生影响。粮价趋稳现象,2004年10月就开始出现,这个过程会在2005年延续。
  中国由于粮价在CPI中的权重很大,所以2005年面临CPI上涨的压力可能比2004年要小一些,大致在3%左右,比2004年低0.8个百分点左右。由粮价推动的物价总水平上涨趋缓,由经济增长减速引起的“增长型通货膨胀”压力变小,宏观调整政策的中性操作空间变大了。政府政策主要应调控的是部分成本推动的涨价,要控制垄断行业和行政部门加价引起的涨价,要注意消化成本压力,要注意从制度和机制措施上控制垄断和行政加价行为。这是2005年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主题。
  
  2、油价走低
  
全球经济增长每当达到一个短周期的高峰后会出现回落,2004年增长5%左右,是近几年最快的,快速增长后回落0.5-1个百分点左右很正常。在5%这个增长速度中,美国贡献26%,中国贡献7%左右,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三分之一的两大经济体2005年适当减速已成共识。如果两个主要的货币贬值国家经济增长减速,欧盟、日本、澳、加等货币升值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减速更是必然。全球经济增长减速,需求扩张度下降,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过紧的矛盾短期内会缓和,石油投机商可能“转多为空”,这会促使油价下降。纽约市场的油价从2004年最高时的55.6美元降到2005年最低时的35美元甚至更低不是不可以预期的。
  中国可考虑在2005年合适时机适当加大石油进口,改变最近几年国际油价“越涨越进、越跌越卖”的格局,在国际油价走低时适当增加石油的商业储备和国际战略储备。以防中长期石油供应趋紧带来的风险。
  
  3、房价走低
  
最近几个月,房地产商的涨价声音很强,但工薪老百姓对房价抱怨不少。学界呢?有人说“房地产过热”,有人说“不过热,很正常”。我是“房地产市场局部过热”派,房价多年不涨,现在涨百分之十几或几十,有一部分恢复的性质,但像上海、杭州那样,不到两年时间涨一倍左右,显然涨得太快,有不少泡沫。历史上,英国、美国不是这样涨的,即使是泡沫前的日本也不是这样涨的。有人说中国有“特色”,其实,即使把“特色”算进来,也还是太快。上海、杭州的房价疯涨,并不完全是正常需求推动上去的,有一些海内外投机资本在赌,现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局部赌场”,再这样赌下去,局部泡沫继续吹下去,变成全国的泡沫,那就很危险,会殃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而且可能会给2008年前后避免“奥运后萧条”带来巨大压力。
  房地产没有一点泡沫是不可能的,但政府不能让这个泡沫越吹越大。中国城乡居民的住房水平还很低,但不能将应当在20、30年要做的事情集中到几年甚至几个月去做,这很危险!这会会不合理地造就暴富的同时使房地产在国民之间的分配差距急剧扩大,这个不妥!2005年,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不能削弱,而应适当加大力度,应当通过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经济走平稳快速增长之路。
  
  4、金价和原材料价格走低
  
和油价走低一样,2005年原材料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慢,需求扩张度缩小。除了这个原因外,还因为2005年的美元、股票的价格会走高,因为历史上油市、房市、金市与以美元为主导货币的汇市、股市往往表现为“交叉性景气变化”。金价和原材料价格走低的好处是,使实业发展更趋理性,它有利于增强实业信心,降低制造成本,给竞争日益激烈的制造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空间。
  2005年的产业政策导向之一是,利用原材料价格走低的条件,加快调整吸纳原材料的行业的结构,加快吸纳原材料企业的技术进步,提升增长质量和效益。
  
  5、美元走高
  
现在外汇市场上对美元还是“贬声”不断,优人设想欧元兑美元落到1:1.5的水平,如果这样,中国的人民币将要承受更多的升值压力。但我认为,2005年美元汇价会走高。市场人士看不到美元“止跌转升”迹象,“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长期看,在欧元打破美元“一币独霸”的世界货币格局后,美元垄断下的“升值幻觉”逐渐在消失,加上美国很难在短期内走出“双赤字”困境,上个世纪的强势美元地位难以恢复、持久,美元、美元债券、美元实物资产的价格泡沫会在本世纪的上半期慢慢挤掉。如果将美、欧经济联系起来看,近两年美元贬值,欧元升值,并不是欧洲经济表现比美国好,而是美国政府想通过贬值来带动出口、减少对外债务的清偿,欧元区国家想通过欧元升值来提升欧元形象,转移人们对国际货币的注意力,促使各国改变货币储备结构,通过各国央行增持欧元改变“美元一币独霸”格局,从战略上确立强势欧元地位。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今后将延续这个过程,但过程会出现反复,不会一帆风顺。
  美元垄断强势最终消失是要时间的,是要一个过程的,而且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缓慢,比较长,就像泰坦尼克号破裂下沉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一样。从周期变化趋势看,美元在大幅度贬值后,会出现一个时期的回光反照,美元兑欧元最低-最高价格变化幅度在2003-2004年超过60%(0.618的黄金分割)后,应会在2005年出现反弹。
  由于美元短缺突破近两年贬值通道,作为钉住美元的人民币2005年升值的压力会有所变小,在考虑对人民币汇率的水平和机制从战略和政策上有所作为时,要注意这个新的变化。还是要多考虑稳健一些,即使要调、要变,也只能是微调,要走渐进之路。
  
  6、股市走高
  
如果在油价、房价、金价和原材料价走低时,美元价格出现反弹,股市也应当会随之进入繁荣期。实际上,2004年年中以来,美国股市已经先于美元升值而进入回升了,已经走出了2000年开始的新经济泡沫破灭带来的下降通道。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比,与泡沫较大行业相比,股市的投资在已经明显增大。以均衡协调思想作指导的宏观调控政策,当然应当考虑股市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要考虑股市与房市、金市、油市之间的反差不能太大,不能让“一冷一热”的市场运行格局长期持续下去,转型经济的市场发展更应当注意均衡协调性。
  有人说,中国的股市有泡沫,定价太高,要与发达国家接轨,要“推倒重来”。这个看法忽视了几点,第一,中国是一个成长型经济,并且处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之中,发展的不确定性会大一些,不能完全用发达国家的市场来套,而且即使是美国的股市也不可能做到一点泡沫也没有;第二如果在2000年说有泡沫,还可以,但到2004年后不仅没有“正泡沫”,而且都有“负泡沫”了,与同期经济增长9%左右很不相称;第三,素质和回报问题,中国公司有,美国公司也有。安然、世通的问题更厉害。事实上,中国的上市公司整体来看还是比较优秀的,有的并不比发达国家的企业差,我们不要将中国企业的缺点过分放大。第四,如果在QFII大举进入中国时股市被推入熊市,将上市公司估价压到非理性的低价水平,这只会使外国投资者抄底、受益,而使中国的股票投资者受损,这实际上也会使中国的基金公司、券商等陷入越来越大的困境,最终必然会加大中国经济运行的风险,特别是加大中国的银行风险。
  在上述几个“走低”和“走高”的新气象下,中国的宏观调控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和利用空间,无论是石油、原材料的进出口,还是利率、汇率的管理,或者是促使包括股市(防“过冷”)、房市(防“过热”)在内的国内市场的均衡协调发展,都可以有很多选择机会。在经济运行总体上处于平稳快速增长(8.5%左右)状态时,灵活选择和利用这些机会,效率会比较高,风险也会比较小。但我们的政策操作要显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和弹性,稳健、稳重、稳妥是重要的,也是2005年政策的基本理念,但还是要在稳定中求得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