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产业经济
全球化背景下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宏观思考
作者:程进军    发布:2005-06-08    阅读:2100次   
    “入世”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生了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我国和世界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种经济联系,包含有共同的利益,但更多的是竞争和冲突。能否趋利避害,使我国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归根结底取决于我国的经济产业有没有国际竞争力。近代世界经济发展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经济产业没有国际竞争力,这个国家的经济将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变得支离破碎,最终只能成为发达国家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地,在经济上沦为大国的附庸,在国际政治上的地位也将日趋衰落。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升经济产业结构的双重任务,如何通过制度调节、政策扶持来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使我国经济尽快摆脱长期处于的低端产业、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逐步向高层次、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分工链不断推进和升级,最终形成骨干行业完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自我动态更新能力的产业体系,正是本文尝试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 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提出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是各产业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它的现状和发展水平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动取决于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变化,需求、投资、贸易、分配、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一方面是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总量和结构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中,总量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的状态。当产业结构处于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又能迅速吸收新技术时,就意味着产业间和产业内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了最优的产业结构,而这时的产业结构才能为总量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能够不断升级优化,国内生产企业的商品在国际市场才会有较高的占有率和盈利能力,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才会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步增长,反之,国内企业的商品没有竞争力,国内充斥的都是国外商品,即使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再高,也只是代表其他国家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1、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一是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产业结构是生产环节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对社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结构。因此,其决定的产品或服务结构与社会消费需求结构能否吻合、产业结构的变动能否动态地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是评价其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二是产业结构与生产要素相匹配。生产是沟通消费和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等)的重要环节,必须与各种生产要素很好地匹配,充分发挥优势生产要素的作用,尽量降低劣势生产要素的影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谋求基础优势。三是产业内部之间相协调。不同的产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各产业内部以及各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是否协调也是评价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同时存在瓶颈产业和过剩产业,是产业之间不协调的主要标志。
    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是指产业的高技术化,即在生产中普遍应用高新技术,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键。二是指产业的高集约化,即通过竞争、购并、重组等产业组织形式逐步演进为以专业化协作为特征的托拉斯、跨国公司等,充分享有规模经济效益、低成本竞争优势。三是指产业的高附加值化,从产品价值构成来看,对物质投入的依赖越来越少,产品开发、设计、销售、服务等知识、信息、智力等资本报酬所占比重逐渐增大。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
    1985年,美国白宫推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 《总统委员会关于产业竞争力的报告》,就如何提高美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保持美国霸主地位,向政府提出了专门的政策建议。英国海外贸易特别委员会也于1985年形成了《奥丁顿报告》,对英国在海外贸易中的竞争力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证分析。在美、英的带动下,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日益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和关注。
    1、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关键。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上表现为相对其他国家同类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产业结构的优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即促进产业高技术化、高集约化和高附加值化,使产业较其他国家同类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而是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关键所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的经济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就具有了比其他国家同类产业更高的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更强的营销能力、服务能力,它的商品就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就可以使这个国家拥有强大的国民财富创造力。反之,如果一个国家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这个国家国民财富的创造力也会逐渐丧失。关于财富的创造力,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在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体系》中精辟阐述道,财富的原因与财富本身完全不同,前者比后者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他形象地比喻说,财富的原因是一棵大树,而财富只是这棵大树上结的果实。国民财富的创造性力就是这棵大树。
     2、产业结构优化是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地位的关键。国际产业分工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早是帝国主义宗主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之间传统的旧式国际产业分工,即制成品与原材料生产的分工。二战后,国际产业分工的主要形式发生了变化,其特点是各国以各自的比较优势参加国际分工,发达国家集中发展资本、技术乃至知识密集型的行业,而把一些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特殊的“垂直型”的产业分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分工的形式从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把产品的非核心业务、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通常是产品组装环节分离出去,由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廉价劳动力来生产,自己则强化和垄断这种产品核心技术,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试图在国际产业分工链条更高端的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分享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减少或避免由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损失。但各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是由各国经济产业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相互角逐和竞争的结果。一般地讲,发达国家由于技术先进、资金雄厚,以及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其优势产业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结构上都相对非发达国家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因而居于国际分工体系的顶端。如美国居于国际产业分工链条的最高端,日本和英、德、法等欧洲国家次之,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又次之,我国和印度还要逊色一筹,非洲、中东、拉美等农业国家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最低层。因此,只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才能推动我国产业向更高的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爬升。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经过恢复期,到1952年底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时期。从1953年至2003年,国民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第一产业居主要地位演变为第二产业居主要地位(见表1)。在这50年中,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持续上升(见表1)。对照配弟-克拉克定律所揭示的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可以看出,我国产业结构总体演变趋势与世界上已完成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没有太大的偏差。
表1:      1953-2003年全国产业结构总体演变状况  (%)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劳动力比重 GDP比重 劳动力比重 GDP比重 劳动力比重 GDP比重
1953 83.1 45.8 8.0 23.36 9.0 30.76
1957 81.2 40.26 8.9 29.68 9.9 30.06
1962 82.1 39.42 7.9 31.26 10.0 29.31
1965 81.6 37.94 8.4 35.09 10.0 26.97
1970 80.8 35.22 10.2 40.49 9.0 24.29
1975 77.2 32.40 13.5 45.72 9.3 21.88
1978 70.5 28.10 17.3 48.16 12.2 23.74
1980 68.7 30.09 18.2 48.52 13.1 21.39
1983 67.1 33.04 18.7 44.60 14.2 22.36
1986 60.9 27.09 21.9 44.04 17.2 28.87
1990 60.2 27.04 21.4 41.61 18.5 31.3
1995 52.2 20.51 23.0 48.80 24.8 30.69
1998 49.8 18.39 23.5 48.73 26.7 32.88
2003 49.1 14.58 21.6 52.26 29.3 33.16
(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据统计,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三大产业的平均比例为10:38:52,相比起来,我国的第一和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过小。如果再把三次产业的产出比例与就业比例加以对比会发现:第一产业中的劳动力过剩使农业劳动报酬过低;第二产业中的资本过度投入则会引起该产业中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由于第三产业的比例过低,城市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会固化中国城乡的二元结构,导致中国的内需不足,使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外需。
  (一)农业结构演变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产业我国通常指广义的农业,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种植业、养殖业和家庭手工业在低层次上的结合,种植业又以粮食为主,这种传统的农业结构在我国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带有较浓的自然经济色彩。建国以来至1979年以前,种植业与林牧渔业的结构比始终保持在8:2左右;79年农村改革以后,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种植业占农业比重下降至2003年的50%左右,牧业和渔业比重上升较快。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在绝对量增长的同时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经济作物比重有所上升(见表2)。
    按照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在农业产业内部,应从技术水平低下的粗放型农业向技术水平高的集约型农业转变,由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然经济农业向以企业为单位的规模经济农业转变,但我国农业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这种升级趋势。一是农业资源禀赋制约。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2亩, 79年农村改革后,我国农村生产组织形式以家庭经济单元为主,这相对于发达国家现代化农业,资金、技术、市场、人才极度缺乏,导致了农业规模不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产品供求结构矛盾突出,因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农”问题严重;二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据统计指标测算,2003年全国乡村从业人员约为5亿人,且处于不充分、不稳定就业状态,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大部分滞留在农村,严重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是农业市场机制不完善。首先是投资利益回报机制不完善,如大江大河治理、防洪水利基础设施基本上由国家投入为主,由于投资利益回报没有稳定的机制保证,难以吸纳民间资本、金融资本进入,使得农业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善,仍然是“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其次,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源集中整合困难、规模化经济组织成本高,严重阻碍了外部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的积极性。
表2:     1952-2003年全国第一产业结构演变状况     (%)
年份 第一产业
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1952 85.9 1.6 11.2 1.3
1957 82.7 3.3 12.2 1.9
1962 84.7 2.2 10.9 2.2
1965 82.2 2.7 13.3 1.8
1970 82.1 2.8 13.4 1.7
1975 81.0 3.1 14.2 1.7
1978 80.0 3.4 15.0 1.6
1980 75.7 4.2 18.4 1.7
1983 75.4 4.6 17.6 2.3
1986 69.1 5.0 21.8 4.1
1990 64.7 4.3 25.7 5.4
1995 58.4 3.5 29.7 8.4
1998 58.1 3.5 28.6 9.9
2003 50.1 4.2 32.1 10.6

    (二)第二产业结构演变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的工业化经历了两个不同时期:从1953年至1979年改革开放之前,是我国工业化的初始时期。建国前我国以传统农业为主,完全依靠经济系统内在机制难以迅速走向工业化,因而这一时期,国家利用计划体制集中资金和技术优势,以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倾斜增长的方式来推动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通过这一方式,工业生产迅速增长,净产值年均增长11.46%(同期国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5.99%),到1979年工业已在国民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见表1),工业化初步完成。1979年以后我国工业化进入了加快发展时期。从1979年至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前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开始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后农民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推动工业化的一支重要力量。1992年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工业化进程走上了市场主导的路子,更加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加工制造业已成为世界分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3103.7亿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87.1%;工业制成品出口2398亿美元,占全部出口的90%;全部从业人员8083万人,占当年全国工业从业人员的90.5%;“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全球制造份额中的排名日益前移,电视机、冰箱、钢、水泥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全球第一(见表3)。这一时期,建筑业迅速增长,建筑业产值由1992年的1415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8181亿元,增长了4.78倍,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同期GDP增长了3.4倍),国有和集体建筑企业产值比重由1998年的85.3%下降到2003年的40.4%,非公有经济成分占据了主导地位。
表3    中国工业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及排名变化
名称 单位 1990 2000
世界总产量 中国总产量 中国所占比例 排名 世界总产量 中国总产量 中国所占比例 排名
轮胎 万条 85577 7946 9.27 3 95436 12158 12.74 3
电冰箱 万台 5245 463 8.83 3 6598 1279 19.38 1
电视机 万台 12731 2685 21.09 1 12934 3936 30.43 1
新闻纸 万吨 3020 48 1.59 8 3770 145 3.85 7
棉布 万平方米 4574808 1888000 41.27 1 3805441 1392200 36.58 2
汽车 万辆 4835 51 1.05 12 5072 207 4.08 7
水泥 万吨 114125 20971 18.38 1 150228 59700 39.74 1
化肥 万吨 12475 1232 9.88 2 14186 3186 22.46 1
钢 万吨 77294 6635 8.58 3 72143 12850 17.81 1
资料来源:朱之鑫:《国际统计年鉴》(2002)
    我国第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工业体系总体技术水平低。我国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及工业增加值率低,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①工业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严重不足。2002年全国钢产量1.9亿吨,主要是建筑用粗钢;当年进口钢材2055万吨,主要是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钢板、石油专用钢管等国内不能生产高附加值产品。②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低下,2001年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为3291美元/人年,只相当于美国(1995年)的3.3%、日本(1993年)的3.2%、德国(1994年)的3.9%,韩国(1994年)的5.7%。工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32%,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50%左右,工业排放污物超过发达国家10倍以上。③绝大部分制造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开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逐年下降,精密机械、关键零部件等制造业关键设备制造技术仍然依赖国外。④工业产业市场主体---工业企业缺乏存竞争力。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发展壮大受到内在制约,而民营企业起步晚总体上弱小,且存在着家族化、多元化、随意化等问题,因而我国工业企业无力与国外大企业大集团大公司抗衡。二是房地产业过度投资加剧了金融业的风险和产业扭曲。房地产价格已经远高于普通人购买力,空前的繁荣是靠银行贷款支撑的。据统计,截止2004年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已投入约8800亿元,其中,银行贷款约7200亿元,不良贷款率也日益上升。广东、上海等省市住宅空置率达45%-60%,广东省住宅空置面积约4000万平方米,积压银行资金约1000亿元。2004年7月,中科院易宪容教授撰文指出了中国大陆房地产泡沫有破灭的危险。9、10月,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连续撰文断言中国地产泡沫严重,如果一旦泡沫破裂,国家金融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土地价格偏低,地产投资升值空间大,吸引了很多民间资本从事房地产开发,很多国有企业甚至高新技术企业追逐高回报也积极向房地产投资,直接加剧了房地产的泡沫化,同时也导致了工业资本积累更新特别是高技术研发储备严重不足,使我国整个工业体系日趋老化与落后。三是装备制造业落后。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制造业已有了较好的基础,并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约为美国的1/4、日本的1/2,与德国接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首先体现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关键的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为26.46%,比发达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装备严重依赖进口。2001年,全国进口装备制造业产品约110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口总额的48%左右。其中某些行业尤为严重,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95%、轿车制造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及胶印设备的70%依赖进口。装备制造业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产品可靠性差、成套能力薄弱,产品以低端为主。常常是大部分甚至90%的单机由国内企业制造,而利润的大部分却被外商拿走。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
  (三)第三产业结构演变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表现为:一是规模扩大,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78年860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34533亿元,年均增速达10.1%,高于同期GDP增速。二是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4890万人增加到2002年21090万人,约是同期第二产业净增加就业人数的两倍。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总量偏小,比重偏低。从总体上看,我国第三产业仍然十分落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见表4)。二是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我国第三产业中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过大,为生产者服务的信息、咨询、科研开发、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第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也直接制约着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三是第三产业人员素质低。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服务业长期处于从属状态,不仅投入少而且从业人员素质也相对较差,第三产业总体素质和竞争力不如制造业。除旅游等少数行业外,多数领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01年为59.1亿美元,2002年进一步扩大为68亿美元。
 表4  中国服务业比重与若干发展中国家的比较(2001年)
  人均GDP(美元)(按官方汇率) 人均GDP(美元)(按购买力平价) 服务业占GDP比重(%)
印度 460 2450 48
印度尼西亚 680 2940 37
约旦 1750 4080 73
阿尔巴尼亚 1230 3880 24
斯里兰卡 830 3560 55
乌克兰 720 4150 45
摩洛哥 1180 3690 53
牙买加 2720 3650 63
埃及 1530 3790 49
菲律宾 1050 4360 54
中国 890 4260 33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
    三、 发达国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经验
    美国建国后200多年时间里,从一个英属殖民地一跃而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日本在二战后废墟上崛起并高速发展成世界第二经济强国,韩国在不足40年时间里,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等,这些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过程和实证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一)美国、日本和韩国产业结构升级实证分析
1、美国:产业政策与宏观、微观经济环境协调配合。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在独立战争中诞生,到1884年美国工业生产比重已超过农业,占51.95%。1884年以后,美国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到1983年,美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工业比重下降到32%,服务业比重上升到66%,在服务业中信息产业比重已超过50%,占据了主导地位(见表5)。1983年后至今,在新技术革命影响下,美国国民经济重心向非物质生产部门转移,制造业的重心逐步向高技术工业转移,并以尖端技术对制造业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其骨干经济产业高居于国际产业分工链顶端。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认为,产业结构协调过程中面临的资源配置问题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才能解决,政府的作用就是完善市场机制,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此,美国政府努力营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宏观、微观经济环境,也正是在这种经济环境之下,美国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持续增长。同时,美国政府推行旨在直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国家技术政策,这种综合性的、系统的国家技术政策使得技术对经济持续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改善生活质量和改善国防的贡献最大化。美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另一个经验是,十分注重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协调配合,避免国家有限资源的分散重复、低效浪费。 
表5:             美国各部门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
年份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年份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839 44.6 24.2 31.3 1953 4.3 45.3 50.4
1889-1899 25.8 37.7 36.5 1965 3 38 59
1919-1929 11.2 41.3 47.3 1983 2 32 66
    2、日本: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发展。1868年的明治维新,揭开了日本工业化的序幕。经过大约40年发展,到20世纪初日本成功地完成了产业革命。其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到1938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已接近40%。二战的破坏,使日本工业生产急剧下降,1946年工矿业生产指数相当于1934年至1936年平均水平30%左右。经过10年左右倾斜式生产恢复期,到1955年日本整个工业已恢复到1944年的98.8%。从1955年后至今,日本产业结构经历了产业合理化、重化学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密集化的演变,至今已发展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日本政府采取了以尊重企业自主选择为原则、直接干预和间接诱导相结合,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同时,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并提高二次创新能力,由此强化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3、韩国: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推动经济全面发展。韩国在工业化初期主要采取了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型"产业政策,其中包括:通过政府直接干预金融活动而使金融业成为"政策金融",为重化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低息政策性资金;采取强有力干预,促进企业合并,扩大企业规模,以提高产业的集中度等。韩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既考虑了自身的经济基础和发展阶段,又及时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演变的机遇,顺利地接过每一轮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中转移出的产业,从而打破了产业结构内向发展的封闭模式,与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之间形成了互补关系。韩国战后成功地引进和利用外资,并注重对外资投向进行引导,弥补了国内投资资金严重不足,既促进了经济总量的高增长,又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同时,韩国政府一直将科学技术进步视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注重制定与经济发展计划紧密配合的技术进步政策。从20世纪50~60年代属于单纯引进或产业移植阶段,到70年代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以及实现国产化的阶段,再到80年代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与创新相结合的阶段,直至90年代为独立能力的发展进行奋斗的阶段,这个过程充分展示了一个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改进国外先进技术,积累自身"技术能力"的技术进步战略的成功典型。 
    (二)发达国家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经验
    笔者认为,从上述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成功实现优化升级的实证过程看,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
    1、主导产业的选择。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理论的学者罗斯托把那些高投资率和高增长率的产业区分为两类,即主导增长部门和主导循环部门。前者是由于创新引进新的生产函数并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产业,如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曾起过作用的电力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等。这些产业当时不仅具有创新的特征,而且通过关联效应,将新技术扩散至整个产业系统,引起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带动产业结构转换,这样的产业称作主导产业。后者是指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吸收引用新技术快,处于供求关系的中心,规模大、生产率高、附加值大,成为该时期国民收入增加和人民生活提高的主要来源,他把这种产业称作支柱产业,并指出,前者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所在。但在现实经济中,我们经常把两类产业混同起来,统称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没有搞清楚哪种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而在制定发展战略上容易产生失误。
    2、行之有效、持之以恒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各国赋予其不同的名称和内容,但各国都在实践着各种各样的产业政策。日本政府通过制定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及相应的法律或政令等,在战后迅速实现了经济复兴和向世界经济大国的迈进。日本产业政策的推行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的法制化进行的。如通过对反垄断法的修改,放松对控股公司的限制,促进企业兼并和联合,实现经济规模,提高竞争力;再如通过制定各种振兴法、产业结构改善法等,直接影响产业发展。70年代后期,随着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日本又制定了与关贸总协定(WTO的前身)规则相适应的产业政策和法律。
  3、为人才培养和使用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现代工业体系是机器和人的结合,产业结构升级更是需要有相应的人才来设计、制造、操作、管理新的工业机器,人才来源一是自己培养,二是国外引进。多年来美国之所以能在发展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方面独占鳌头,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能充分利用其他国家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智慧和技能为其所用。传统产业转移往往采取梯度方式,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是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转移多以跨越方式,更注重东道国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知识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这就给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主要障碍
(一)WTO自由贸易条款制约
    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标志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在自由贸易旗帜下,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构建有利于发达国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过程,并由此引发全球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
    按亚当·斯密理论,各国应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与其他国家相交换,换言之,农业国家提供农产品、原材料,发达国家提供工业品、资本和技术,这样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都得到了发挥,经济资源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优配置。但实际上,这种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十分有害的。由于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垂直产业分工的下层,产业结构低下,抵御产业风险的能力不强,如果盲目追随全球化,又不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要想避免和摆脱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地位,逐步向国际产业分工链的顶端爬升,国家只有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换句话说,不买外国商品(特别是工业品),只买本国商品。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体系》文中谈到英国人如何对待印度廉价棉织品时,他说,英国人颁布了禁令,印度制造的哪怕是一根线,英国人也不许动用。虽然这些制造品价廉物美,但英国也弃置不顾,它宁可使用质量较差、代价较昂贵的它自己的东西。但是它却十分乐意把这些印度产的精美得多的织物在较低价格下供应欧洲大陆各国,情愿把这个廉价的利益让给它们,而自己却一无沾染。英国人的做法显然违背了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但英国执政者所在意的并不是价廉物美工业品的取得,而是在于如何取得这些价廉物美工业品的制造力。事实证明了英国政府决策高明,没隔多久,英国生产的棉织品和丝织品供应了整个欧洲、整个世界,印度也包括在内。二战后日本通过种种变相的贸易保护措施阻碍美国等发达国家汽车等工业制成品的进入,使本国幼稚工业迅速发展壮大,产业结构高度也得到提升,这些充分证明了贸易保护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巨大促进作用。加入WTO以后,我国会失去这一有力的保护屏障,使我国很多落后的工业产业与发达国家先进工业产业直接短兵相接,不仅不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且有可能导致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崩溃,经济上沦为发达国家的附庸。
(二)工业经济组织体系制约
    站在宏观的角度观察,各种纷繁的最终工业产品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表现形式不同。比如汽车和坦克就没有本质区别,更换模具、钢材,调整机器设备,组装汽车的生产线可以生产出坦克的车体和动力部分,至于电子设备部分,元件与结构的通用化比机械部分更甚。反过来,一个能制造坦克的重工业系统也可以生产出汽车。因此说,现代化工业产品是整个工业体系中各门类技术共同协调、相互配合的结果,工业体系的水平决定了任何一件最终工业产品的水平,同样,观察一个最终工业产品的水准,可以反推出这个国家整个工业体系的水平,它是先进的工业国家还是落后的农业国家,它的技术力是进步还是停滞。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通过有效的工业组织,使骨干制造产业的技术力不断结合、延伸扩散而成的,除受制于获得资源和市场外,完整的工业体系生产能力几乎没有上限,是一个国家创造国民财富的源泉。日本和德国能在二战的废墟中崛起,正是靠的这种独立自主、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的组织,其核心就是处理好企业规模经济与垄断的关系,实现以规模经济、专业化、高技术化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如给企业松绑放权,让科研机构自负盈亏,对于同属国有的企业还要求产权清晰,分家分个明白彻底等,这些措施或许极大调动了个人牟利的积极性,提高了少数优质资产的收益率,但10000条舢板并不等与航空母舰,整个工业产业的组织性协调性被逐渐瓦解了,个人的积极性再高,整个国家也不再具有开发高速列车、大型客机的能力,不能为繁荣的轻工业提供成套设备。曾经独立建造大型客机的工厂满足于为美国的波音制造飞机零件,曾经独立开发机车,铁路信号系统的铁路部门则准备引进日本的新干线。目前我国每年大约生产1.3亿部手机,但手机核心芯片(包括基带芯片与RH芯片)、LCD、RF器件都不能自已生产,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日新月异,但修筑公路使用的机械绝也大都是进口机械,就连设计路面路基的基本技术指标,也是从国外引进的。因而,这种经济“繁荣”反映得是外国整个工业体系的能力和水平,也反映了我国整个工业经济组织力的低下与落后。
    1992年以来大规模引进外资发生了外资替代我国正规制造业的结果,加剧了我国工业组织体系逐步瓦解。1992年,我国制造业与外资企业增加值的比例是9:1,而到了2000年,这一比例为6:4。引进的外资企业并未有效地促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升级,反而使我国正规制造业被技术简单、规模很小的组装、加工等非正规工业所替代,这些非正规工业虽然生机蓬勃,但它们只是正规制造业补充和配角,不仅不可能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更是削弱了我国正规工业体系的组织力。二十多年来,通过直接利用外资,中国已经从国外引进了1000多项汽车技术。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汽车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仍然很低。重庆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尹家绪说,“近两年面市的几十款新车型,绝大多数为舶来品或稍加变动的车型。中国自己设计开发的汽车不仅数量少,且竞争力弱。”,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着核心技术空心化的危险。总之,中国买不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只有依靠独立自主自主、完整的工业体系!
    (三)专业技术人才制约
    前面说过,现代工业体系是由机器和人组合协调而成的,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去设计、制造、操作、管理机器,现代工业体系很难正常运转,更谈不上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日本自明治维新提出了“殖产兴业”的维新路线,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普及义务教育,建立了适应现代工业体系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使日本在19世纪末实现了工业革命。二战后,日本能从战争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并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一是得益于其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完整,二是得益于其明治维新时期建立起来的、适应现代工业体系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使得日本经济产业的恢复、发展、升级所需要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得以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反观我国的人才培养体制,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一是总体水平落后。1940年以前,我国不仅经济落后,教育也相当落后,约有80%有人口是文盲半文盲。解放后,我国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低,特别是人口中拥有的大学生数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去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17%左右,而美国、日本等国家上个世纪就已超过了50%,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二是教育与产业发展不协调。我国人才教育偏重学历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十分滞后,表现为发展不足,高中阶段职业教育规模小于普通高中规模;水平低,大学以上阶段职业教育更是少之又少;教育手段方式落后,与产业经济实践结合不紧密,大部分仍是课堂教育、书本教育和黑板教育,与现代产业脱节严重;职业教育结构不合理,培养出的教育、卫生专业人员将近占了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2;而培养出来的入世后我国最急需的农业、信息、金融、外贸、法律、现代管理、生物、环保、新材料等专业技术人才远远满足不了需要,跨领域、跨学科、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
(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政绩的行为制约
    80年代以来,GDP的增长逐渐成为中央对地方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化,中央对项目审批权限的不断下放,地方政府的投资决策权越来越大,地方政府已不满足于接受逐步弱化的再分配结果,开始谋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以享受高附加值的收益。这种行为是造成汽车、彩电、冰箱等重复建设的主要原因,客观上形成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低水平重复建设、自成体系的现象,导致了地区之间产品的过度竞争,加大了地区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地方政府所主导的产业发展行为,客观上阻碍了国家工业体系向完整化、独立化、高技术化方向发展,特别是由地方政府主导的以组装加工为主的外国政府投资(FDI),导致了外国工业品替代本国工业品,抑制了民族工业成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原则和战略步骤
针对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目标应是:继续加强农业、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和通信等基础产业;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推进加工工业生产能力的重组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和效率。
    (一)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原则
    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要促使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形成完整的、独立的、高水平的工业体系,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体现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安全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这里主要指与国家经济安全相关的经济领域或产业,包括战略资源安全和本土关键产业安全。前者主要是粮食、石油、水资源、前沿科技成果、高级专门人才、国家外汇储备等;后者主要包括基础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等。制定产业结构政策首先要着眼于通过对战略资源和关键产业的监测、保护、发展、储备,保证在任何国际、国内政治、军事、经济环境下的国家经济安全。
    2、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政策的核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政策内容包括:一是创造产业公平竞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主要是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推动,打破垄断,形成垄断竞争或完全竞争的格局;防止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对属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要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二是促使技术创新体系及其产业化。通过产业技术引进政策、产业技术研究开发政策、产业技术转移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等,加速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大力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逐步形成产业的群体优势。
    3、兼顾充分就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剩余劳动力规模大,且受教育程度不高,大多集中在农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产业。制定产业政策提升这些产业机械化水平、规模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时,要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源要素向其他产业转移,尽是减少转移过程中的磨擦,减轻这些产业调整给社会和公众带来的冲击。WTO允许各国建立产业救济安全保障机制,我们应最大限度地运用可能的政策空间,逐步实现这些产业的优化升级。
    4、可持续发展。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使人均资源拥有量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可供生存的土地、水、矿产、森林、适宜居住的区域等自然资源将越发有限,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制定产业政策应充分体现对破坏生态环境产业的限制和禁止,对资源性产业生产和出口的控制,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支持,对改善环境、恢复环境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对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资源产业的支持等。
    (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步骤
    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如何抓住优化的关键环节和切入点,做到“纲举目张”,笔者认为,国家应首先通过产业政策扶持装备制造业,努力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形成自我动态更新能力,然后引导其先进的技术力逐步向整个工业体系扩散和渗透,进而再延伸至农业和服务业,达到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和升级的目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为各产业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工具的装备制造业,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来源。由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化学等装备制造业部门从事生产线、机器设备等资本品的生产,包括普通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电器机械及器材、专用设备等,是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要的重要手段和产业载体,具有高技术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有些装备制造业本身,如大型计算机及其配件制造、航空航天设备制造、电信设备制造等本身就是高新技术产业。有了高水平的装备制造业和技术人员,就可以为各产业部门设计生产出高水平的产业机器,从而生产出物美价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产品。装备制造业的能力和水平决定了整个工业体系的能力和水平,整个工业体系的能力和水平又决定了它所提供的最终产品的规模和质量。不论是农业产业、服务业产业、建筑业产业,还是采掘业、一般加工业等,它们的技术水平是否先进,生产效率是高是低,在世界同类经济产业比较中是否具有竞争力,从根本上说,也是取决于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六、 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政策措施
    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应更多地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考虑,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从近期看,我国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从长期看,随着技术水平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我国以高新技术为载体的新兴产业将逐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政府要根据全球化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变化,汲取国际经验,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性产业的扶持政策。
    (一)抑制泡沫经济、腐败经济、买办经济畸形发展
    首先,房地产业过度投资竞而成为泡沫经济,严重损害国民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活,这个教训已被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反复证明了。其次,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一年的公款吃喝数额约2000多亿元人民币,每年烟酒税已超过3000亿元,粗算每年公款用于请客送礼消费不会少于3000亿元,超过当年财政收入10%以上。这3000多亿元公款支出对社会是什么影响,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多一点,还是促进权钱交易、不正当竞争多一点?是促进经济健康运转的润滑剂还是扭曲经济发展的腐蚀剂?笔者认为可能负效应更多!再次,从历史上看,落后国家的资本习惯于做买办获利,虽然从长期看,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但因为工业体系必须完整才有效益,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并磨合良好需要太长时间,甚至超出了国内资本投资者的理性预期(投资回报时间超出人的平均生命长度),因此落后国家的资本乐于依附外国资本,做它们的代理,帮助它们打跨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形成买办经济。上述这三种畸形经济发展得越快,我国工业体系的完整性组织性就瓦解得越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越没有希望。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政府优化产业结构应采取“有堵有疏”的办法,当务之急是抑制泡沫经济、腐败经济和买办经济畸形发展,净化产业发展宏观环境,其次通过制定扶持鼓励政策促进装备制造业等骨干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通过行业立法加快传统工业改组改造
    日本通过制定行业振兴法、衰退行业的特安法和改善特定产业结构法,顺利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行业法规建设,通过行业法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行业发展,规范行业竞争。同时根据WTO规则,应加快建立保护国内产业的法律体系。从目前看,应当制定适应于对传统工业进行改组改造要求的法律法规,如制定机械、钢铁、煤炭、纺织等行业的结构改善促进法,对能源产业则应当制定石油、天然气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等。 
    (三)增加国有大企业竞争力
    日本在制定产业政策和法律时,既注意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合理化的产业组织政策和法律,也注意制定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政策和法律,如修改禁止垄断法,进行了一系列大型企业的合并、改组,扩大了企业规模,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规模小、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低,无法与国外“航母”相比。面对产业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外跨国公司的进逼,我们只有增强企业集团的实力,培育我们自己的产业“航母”,才能在产业全球化中占有自己的位置。因此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过程中,要注意研究产业组织政策,注意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大公司。政府要加快制定《控股公司条例》、《企业兼并条例》等,为加入WTO后的企业兼并联合重组提供法律依据。 
国有经济发展应适当收缩战线,集中力量发展国家的战略性行业,改革国有资产配置结构,使国有资产投向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基本内容包括:1、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领域,国有经济要保持垄断地位。例如重要的国防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物资储备部门及农业中的某些特殊部门等;2、在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基础产业,国有经济保持优势地位。如铁路运输、航空和港口、电力生产和运输、邮政通讯、油气开发及采矿等产业,国有经济应保持绝对优势地位,并据以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在此前提下,也可以鼓励非国有经济逐步进入;3、在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集中发展一些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目前,主要包括机械、电子、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和重点工程建设等支柱产业,大多是资金、技术密集,对技术能力要求高,规模经济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市场上属于竞争激励的产业部门,国有经济应当积极发展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从总体上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在这些产业中,国有经济应从小企业中退出;4、在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大国有资本的投资力度,推动其快速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早期投资大、风险高,目前我国非国有经济难以全面促进其发展,但这些产业代表着产业结构升级方向,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有重要意义。国有经济要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和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积极投资开发引导和带动其他社会资本投入;5、对一般竞争性行业,国有经济应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与其他所有制经济进行平等竞争。
    (四)合理引导外商投资投向
    要通过有关政策措施的导向使外商投资结构的变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相一致:一是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降低对一般加工业的投资力度;二是引导外商更多地进入技术密集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是引导外商投资更多地流向一些薄弱的第三产业部门。目前,外商对我国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以及商业和交通运输等部门,对金融保险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以及教育文化艺术等部门,外商投资仍较少。而这些产业的发展既关系到国内需求的扩大,也关系到其他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这些第三产业部门势必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因此,应当有步骤地引导外商增加对这些行业的投资,以引导这些行业的发展和经营效率的提高。
    (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信息产业能凭借其广泛性和强大渗透性,从根本上提高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能源的消耗,引起劳动力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等的变化,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有资料表明,本世纪初,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5%-20%是靠采用新技术成果取得的,进入8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60%-80%是靠信息技术取得的。以1979年-1989年为例,依靠信息技术,英国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3%,德国提高了88%,法国提高了90%,日本提高了130%。可以说,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已成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推动力。
    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必须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美国之所以能在许多科技领域独占世界鳌头,无不与其国家创新体系有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定义为“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种在公、私领域里的机构网络,其活动和行为启发、引进、修改和传播新技术”,更确切的说“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所、中介机构之间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而建设性地相互作用,并将创新作为系统变化和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我国创新体系建设宜采用下列措施:1、加强宏观调控;2、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3、加强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导;4、建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战略和机制;5、R&D投入采用增加总量、调整结构的方针;6、加大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7、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
    (六)建立服务型政府
    加入WTO之后,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应转变为提供经济政策、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要从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入手,构建有利于产业,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中所划分的不可起诉补贴是指非专向性的补贴以及为资助企业研究活动、促进落后地区发展、资助现有设施改造使之适应新的环境要求而提供的专向性补贴,这就属于“前期支持”。前期支持可以从总体上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而且符合多边贸易规则,运作空间大,因此效果要比以往的“后期保护”明显。因此,政府对产业、企业的保护要以“前期支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