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当前宏观调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作者:李鲁阳    发布:2005-07-06    阅读:1861次   
当前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土地出让金数额较大,且不在当地财政预算范围之内,失去监督。

目前的出口退税政策存在“鞭打快牛”的不足之处,出口增长越快、规模越大的地方,其财政负担也就越重,东部一些地区退税款甚至超过了当地财政增收收入。

分析研究经济形势时,在关注全国总体情况的同时,也要了解地方特别是不同类型地区的情况,并进行相互之间的对比分析。以四川、浙江两省为例,两省分处东、西部,各方面差异较大,但有些问题是相同的,而且比全国总体情况突出。

从川、浙两省经济运行看宏观调控

1、投资增幅回落较大。四川省前5个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7%,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回落1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回落6.9个百分点,国家重点调控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增幅逐月下降,由前2个月的15.9%降至前5个月的1.4%。

浙江省投资增幅回落更大,前5个月限额(500万元)以上投资仅增长9.8%,同比回落33.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17.2个百分点,比去年前2个月的最高增速59.5%下降近50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幅回落22.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35.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工业投资回落37.2个百分点。作为工业主体的制造业投资增幅回落最大,从去年前2个月的81.1%下降到今年前2个月的0.9%,之后又缓慢回升至前5个月的5.8%,增幅落差最多超过80个百分点。

2、企业效益下滑。四川省前4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1.07%,增幅比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分别回落10.08和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亏14.6%。全省钢铁行业利润下降11.6%,降幅比一季度增加2.52个百分点,冶金行业利润下降8.45%。浙江省前5个月企业利润出现199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而去年同期为增长36.1%。到5月底企业亏损额增至48.9亿元,增加70.5%。4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库存和应收账款净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1.7%和23.5%。

企业销售收入难以消化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是导致企业效益下降的重要原因。

3、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四川省今年上报的建设用地需求量与国家批复的用地指标之间存在2750公顷的缺口,全省170个重点项目中有三分之一尚未落实建设用地。

浙江省土地供求矛盾更为紧张。宁波市全年用地需求高达17万亩,而国家和省里下达的计划指标和折抵指标仅为4.5万亩,前5个月土地购置费用下降37.1%。温州市今年列入省重点工程项目56个,需用地约4万亩,到5月底落实用地计划指标仅5000亩。受土地资源制约,工业投资和招商引资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4、企业资金紧张。四川省今年前5个月信贷增幅已回落至8.41%,同比回落3.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增幅3.98个百分点,其中短期贷款余额和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回落3和11个百分点。短期工业贷款去年全年仅增加4.22亿元,少增99.34亿元,今年前5个月累计下降41.85亿元,少增57.35亿元。

浙江省贷款余额增幅从2003年8月的最高39%逐步回落,当年底降至35%,2004年降至19%,今年前5个月进一步下降到16%,同比回落15.55个百分点。在银行贷款趋紧的情况下,浙江省民间借贷活跃,粗略估计目前民间借贷总量达1500亿元左右,约占全省当前银行贷款余额的10%,其中宁波、温州分别占两市当前银行贷款余额的20.3%和26.5%左右。5月份民间借贷利率为10‰,相当于法定贷款利率的1.8倍。

资金紧张的同时,四川省银行存贷差却在不断扩大,全省前5个月银行新增存贷比仅20.72%,累计存贷差达到2552.09亿元。资阳市建市十年来,银行存贷差增长了10倍,截至今年5月底存贷差达126亿元,存贷比为44%。浙江省存款增长乏力,5月末全省银行存贷比高达82.8%,超过了75%的上限规定,增加放贷能力十分有限,这一点与四川形成较大反差。

5、房价上涨过快。四川省房价虽然整体不高,但增速偏快,前5个月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上涨14.9%,其中商品住房价格增长5.6%。特别是成都市一季度商品房每平方米均价高出全省1496.6元,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涨幅高出全国2.7个百分点,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涨幅排在第三位,居西部11个大中城市之首。

浙江省房价去年四季度出现反弹,全年增幅达到15.7%,今年一季度又增长13.5%,杭州、宁波近年来价格涨幅都位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前列。

在房价继续高增长的同时,商品房销售却呈现下降趋势。四川省前5个月商品房销售总面积下降25.4%,商品房销售额下降35.4%。浙江省今年前5个月商品房销售减少21.1%,预售面积下降13.9%,空置面积增长32.3%。宁波市和温州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下降40%和8.1%,商品房销售额分别下降20.9%和7.8%,杭州市区4月份新房成交量只有3月份的一半,5月份继续下降,金华、衢州、台州等地新房成交量下降更大。

6、进出口不平衡问题突出。今年前5个月,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9.7%,其中出口增长39.5%,进口仅增长11.2%,相差28.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61.2亿美元,在同期全国外贸顺差总量中所占比重高达53.7%;宁波出口增长41.6%,进口增长19.0%,相差22.6个百分点,顺差38.6亿美元。四川省虽然进出口总额很小,外贸依存度很低,但也存在同样问题。出口增长过快是引发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之一,进口增速放缓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国内市场需求正在减弱。

通过四川、浙江两省的经济运行情况看,一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成果继续显现,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有效抑制,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整体经济已经从2003年开始的高速增长期转入平稳较快增长期。投资增幅回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必然结果,部分行业特别是钢铁、电解铝和水泥等行业利润下降,主要是这些行业前一阶段盲目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的不良后果。要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不可麻痹松懈。

二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处在重要关口,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显得尤为重要。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要有一定的连续性,不宜再出台过多的调控措施和加大现有的力度。中国经济过热不行,但是,由于中国经济仍具有速度效益型特征,没有一定的速度,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就会减小,一些矛盾和压力就会加剧和增大。另一方面,宏观调控要切实做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虽然中央对这一点特别强调,但反映在两省还是或多或少存在一刀切、急刹车等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浙江经济在全国经济中具有先行性特征,浙江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全国经济走势的预示作用不容忽视。

应当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

1、当前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土地出让金数额较大,且不在当地财政预算范围之内,失去监督,四川、浙江两省也不例外。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过程中,一边尽量压低农用地的征用价格,一边尽可能抬高土地出让价格,以扩大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规模。我国在工业化初期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使农业补贴工业,现阶段许多地方政府改由通过征地更多地获取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资金,这不但与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要求相违背,而且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我国的金融管制和资本管制相当严厉,管制的目的是试图加强资金的安全性。同时,经济的发展要求资金、资本有更高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要求有更合理的交易环境和更高效的配置方式。我国在金融服务和监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金融违规、违纪问题不断出现,特别是大案、要案较多;另一方面,资金融通和资本市场因管制过严而缺乏活力,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难以享受到满意的金融服务。这一老大难问题的存在,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要完全依靠工农中建等大的商业银行来解决中小企业和县乡经济的资金需求是不可能的,浙江民间金融活跃有其必然性。应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民间金融和地区性金融机构,以补充主渠道融资不足。对于民间借贷不能一概否定,要加强引导,规范管理,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

3、我国的房改政策值得总结与反思。“人人有房住”不等于“人人有住房”,从实物分房到货币化购房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企图实现一步到位的房改政策存在失误,绝大多数普通群众根本无力承担商品房的价格。据了解,即使是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是以租房为主。应该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房改政策,把着力点更多地放在提供大量廉租房上,保证中低收入阶层“有房住”,对于高档商品房市场则要更多地采取经济手段进行调控,尽量避免直接的行政干预。此外,部分媒体受利益驱动,先是与开发商联手炒作房价,然后又鼓吹国家“打压”房市,负面影响较大,值得有关方面予以高度警惕。

4、目前的出口退税政策存在“鞭打快牛”的不足之处,出口增长越快、规模越大的地方,其财政负担也就越重,东部一些地区退税款甚至超过了当地财政增收收入。这种状况不仅打击了出口企业积极性,而且限制异地收购出口。应当进一步完善现行出口退税机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按照谁征谁退的原则改进退付方式,适当降低地方财政分摊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