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2006年我国经济形势展望
作者:王一鸣    发布:2006-04-10    阅读:2808次   
 2005年,我国经济运行继续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2006年,从我国经济周期性因素和三大需求变化看,经济增长率将有所回调,但仍会保持在高位。宏观调控既要解决好产能过剩问题,又要避免投资反弹。为此,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要扩大消费需求,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一、2005年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是平稳协调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一是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增强。各季度经济增长在较高增长平台上平缓波动,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9.5%、9.5%和9.4%,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4%,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波动幅度最小的年份。二是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改善。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一季度的2.8%、上半年的2.3%,回落到前三季度的2%,预计全年涨幅不超过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在去年增产粮食775亿斤的基础上,2005年又增产200多亿斤,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超过9600亿斤。随着新建项目不断形成生产能力,煤、电、运等紧张局面有所缓解。跨区域的生产要素流动加快,东中西部发展的互动性增强。三是关键领域的改革取得突破。出台了一些多年想改、难度很大的改革措施。农村税费改革继续推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上市公司股票分置改革平稳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改制迈出重要步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取得新进展。
 总体来看,2005年,我国经济运行继续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2006年,从我国经济周期性因素和三大需求变化看,经济增长率将有所回调,但仍会保持在高位。宏观调控既要解决好产能过剩问题,又要避免投资反弹。为此,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要扩大消费需求,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二、2006年经济增幅将有所回调
 从多方面因素看,2006年经济增长将有所回调,但不会大幅回落,经济增长率会低于2005年,但依然会保持在9%左右的高位。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需求不会出现大的减弱。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4.3%,与2005年基本持平。世界贸易增长7.4%,增幅略高于2005年。从国内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势头强劲,市场潜力巨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强劲。特别是通过近年来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稳定性得到提高,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这些都将有利于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态势。
 从经济周期性因素和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变化看,我国经济增速也面临回调的压力。
 首先,从周期性因素看,我国经济通常在经历了2~3年的上升期后,会进入调整期。2002年以来,已经经历了3年上升期,2002、2003、2004年分别为8.3%、9.5%和9.5%的增长率,2005年经济增长率回调到9.4%,2006年还可能继续回调。
 其次,投资增长幅度趋于下降。投资是我国近年来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前些年过热的钢铁、有色、水泥、房地产等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趋于下降,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增长25%左右。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受加强调控影响,同比增长22.3%,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了6.5个百分点,对整个投资继续降温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2006年投资增长率有可能下降到20%以下。
 再者,2006年的消费增长也难以明显上升。2005年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1.1%。消费增长较快,与去年以来农民增收、农村市场活跃有很大关系。但是2005年粮价同比持续下降,秋粮上市后粮价下跌会更明显,而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农民收入增长会低于去年,这对2006年的消费增长会有较大影响。
 第四,2006年出口也会比2005年有明显下降。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预计达到1.4万亿美元,基数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高耗能和资源性商品出口增长过快,加剧了国内资源供需矛盾。我国出口高增长的空间也受到贸易摩擦和发达国家各种限制的挤压。要保持近几年出口30%以上增速,难度越来越大。
 三、2006年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要增强灵活性和针对性,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微调。在政策着力点上,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努力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在扩大消费上,一是要提高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改善农村的公共服务,降低农民在教育、医疗的支出间接提高农民收入;鼓励各级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低保”标准,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二是要拓宽消费领域,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鼓励发展培训、电信服务、旅游、文化等服务消费。三是要改善消费环境,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扩大消费信贷,稳定和增强居民消费预期。
 第二,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相应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调整国债和预算内投资的投向,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从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加大公共卫生、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大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投入,包括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以及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优化货币信贷结构,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着力解决农业、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第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2006年要把握的重点,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促进农民增收。这两年粮食连续大幅度增产,一些地方容易出现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必须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同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突出加强“水、气、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设施等社会事业建设。三是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着力推进乡镇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增强农村经济活力。
 第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2006年结构调整要紧紧围绕解决产能过剩和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问题。抓住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的有利时机,通过完善行业规划政策,加强部门协调;严格市场准入,控制新上项目;依据法律法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技术改造,加快兼并重组等措施,促进优胜劣汰,加快产能过剩行业调整重组。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依托重点工程,采取合作开发、联合制造、自主研发等多种方式实现重点突破,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鼓励使用国产首台首套技术装备。加快开发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向自主研发制造转变。提高原材料工业的行业集中度和整体技术水平,促进形成一批技术先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原材料生产基地。
 第五,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特别是要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把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促进科技资源向企业转移,加强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利用国际人才和技术资源,研究开发前沿技术和技术标准,推动形成若干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并能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的大型企业,切实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六,大力加强节能降耗。节能降耗是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十一五”《建议》提出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作用的目标,2006年要取得积极进展。大力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抓好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降低这些行业的资源消耗水平。加快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积极开发资源节约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引导合理消费。
 第七,加快推进体制改革。2006年要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要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理顺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在国企改革方面,要加大国有独资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在财税体制方面,要加快建立有利于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科技创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财税制度。在要素价格方面,要加快能源价格改革,健全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生产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等等。同时,要加强各项改革的统筹协调和综合配套,把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第八,积极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一是要做好就业、社保和收入分配工作,特别是做好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研究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二是要加强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广新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是要做好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工作,扭转事故多发局面,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