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年会 -> 2005年年会:“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2005年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年会纪要--刘鹤发言
阅读:98279次   
    刘鹤(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我有几个基本的想法:
    第一,我们经济学家要关注这个问题。最近有一些呼声比较强烈,要搞清最基本的事实。随着经济增长,我们的收入分配差距逐渐的扩大,究竟扩大到什么样的程度,有没有基本的统计数据,怎么核算和衡量,这是第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第二,要从哪个角度来关注。我感觉,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要警惕两个现象:一个是“拉美现象”。刚才樊纲也提到了,随着经济集中化向自由化的过渡,社会公众对福利的要求开始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政策的取向超过了政策的支付能力,会引起不良的后果;第二,要注意“德国现象”。两德统一之后大家的期望值很高,但是1.2万亿欧元都花出去了,无论是东德还是西德的广大群众都普遍感觉不满,认为没有达到政府承诺的目标,政府感觉到背的包袱越来越重。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处于转轨阶段,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另外也要针对一些突出的矛盾,更加注重于创造平等的机会和权利,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
 
    第三,要关注哪些人,要创造哪些最重要的制度,这可能是最实质的问题。我们最近也作了一些分析,请国家统计局和税务总局做了一些分析,把城市的人和农村的人作了一下分类。整个初步的印象是一个倒T字型的结构,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是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扩大,但这部分实际上是一条线,低收入者的比重在增加,在城市主要是下岗职工。农村的情况和想象不太一样,首先是出了一批富人,收入比较高,像专业户、种田大户等,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在城市务工,最困难的是10%左右。我们在界定公共政策目标的时候,可能主要是这两部分人,不太可能也没有力量把范围定得过宽、过大。另外有一些最重要的制度,要加快建立,首先是教育,特别是农村基本教育和职业培训,第二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另外,在整个社会转轨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反垄断的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这次论坛年会确定以“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作为主题,我们也是希望经济学家对于这个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过去我们讨论效率的问题比较多,现在感觉到,效率和公平两个方面都需要研究,对公平问题要给予更多关注。严肃的经济学家、严肃的政策制定者对这个问题需要有更多的关注。如果公共政策导向出现偏差,如果对一些应该关注的事情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可能对下一步的改革发展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