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其他
侃价(三辑)
作者:张建平    发布:2006-11-08    阅读:1919次   

 侃价(一):消失在经济学沙漠当中的变量

一直以来,经济学在基础理论上所犯的严重错误有两个:之一,把个人对单一事物的价值判断结果(价值)和两个人交换两种物的数量比率(价格)混为一谈;之二,把交换的比例(价格)当作是不受交换者控制的自变量看待。

从西经传教士张五常在其著作中对“质”“价”关系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西经并没有把价格当作交换比看待,依然认为是和交换对方无关的东西。以交易成本理论和“高斯定理”闻名的高斯对“交换”也不屑一顾,声称“经济学家详细地分析并且相信他们对于交换过程的分析是完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自然地,高斯也不会重视“交换比例”这一概念。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叫做“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其实是一个人单方面认为所放弃的东西的价值,而非来自交换的价格,也就是说,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没有把价格作为和交换对方有关的“交换比例”看待,而是作为一种单方面的价值判断对待了。

换比,交换的比例,以M量的A物和N量的B物交换,交换比例就是M/N或写为N/M

交换的比例不重要吗?当然不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产品交换者实际关心的问题,首先是他用自己的产品能够换取多少他人的产品,就是说,产品按什么样的比例交换”(《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第4节“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但是,马克思在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概念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马克思指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叫“使用价值”也好,叫“交换价值”也罢,马克思都是针对一种物品而言的。但是实际上,正确的思路应该是把“交换价值”解释为“价格”即“交换比例”,是和两种商品相关的概念,而把“使用价值”限定为“有用性”即“价值”,只和一种商品有关。马克思又说:“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者比例”(《资本论》,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1990版)。你瞧,这里又和第二种物挂起关系来了。这里可以理解为马克思把价格作为“交换比”,马克思显然认识到了作为交换比例的价格(交换价值)是主观可变的,他说“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

马克思把价格定义为价值量之后,却始终无法解释价格为何会背离价值这一问题,当价格和价值背离时价格是什么这些问题。当然,现在我们知道,从来都没有价格和价值的背离这种事情存在——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示!——当然不是所交换的两种商品之一的价值变化,而是两个交换者对两种商品的价值判断的变化。

并非所有的人都承认价格就是交换的比例这样的价格概念的。经济学大师、凯恩斯的老师马歇尔就说:在一定前提下,货币数量增加仅仅引起商品价格上升,但是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可以保持不变。你瞧,在马歇尔眼中,价格仅仅是以货币价值尺度衡量的商品的价值而已,而不是交换的比例。实际上,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当中,价格都是来路不明的东西。都是作为价值的同义词来解读的。这样一来,价格变量就和“交换”这一基本的经济事件相分离了。

如果价格不是作为交换比例来解释的话,你几乎翻遍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找不到这个被认为十分重要的概念“换比”。一个如此重要的概念销声匿迹在经济学的沙漠里了。但是,如果经济学离开交换者所关心的问题还有何生命力?

重视“换比”是理性人的本性。而西方经济学把价格当作自变量的做法与其理性人前提是自相矛盾的。试想,一个连交换比例都不重视、连参与决定交换比例的权力都不具有的人何谈理性?

 

 

侃价(二):价格运动和“扳手腕”

如果你说经济学家不知道“价格”是什么,他一准给你急。但你一定要他说出来的话,他又一准说不清楚。

“扳手腕”是什么大概无须解释了。价格运动犹如这种大家熟知的民间体育竞技项目,供求力量的对比犹如扳手腕双方的较量,价格手腕最终总因为供求差异倒向力量弱的一方去。

但是,经济学家不是这样考虑价格运动的。经济学家提的问题出乎常人的意料,他们会问:当手腕倒向某一方的时候,会使哪一边的力气减小(增加)?

这种倒因为果的问题无人能够回答。但是经济学自言自语地将之发展成为一整套理论,还用数字、公式、图表、曲线来装修一番,令人看起来高深莫测不同凡响。

作为正常的思维,我们可以用观察到的基本事实去探究其运动的原理和原委。但是经济学家却偏偏要以一个假定的价格手腕的倒向去揣摩角力者应具备的力量的大小,这无异于说,我们假定甲的力气比较大,看看价格手腕是否会倒向弱方。

角力者的力气大小决定手腕倒向,从手腕倒向我们可以反推出当时角力者的力量大小对比状况。但是,此次角力结果不是永恒的,不等于今后扳手腕的结果,选手可以通过训练锻炼提高臂力和技巧,改善自己的技能水平。

但是,经济学家不是这样分析问题的。他们用设定的“倒向趋势”(价格水平)来讨论应该有什么样的训练方案。

或许我们不该过度地抱怨、揶揄经济学人。当许多人都在抱怨房价高到令人难以承受的时候,他们似乎也认可了西方经济学的假定:价格是自变量,自己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价格决定的参与者。显然,这些人自己也不认为自己是西方经济学所谓的理性人,而是随波逐流的机械人木头人。经济学的错误或许仅仅是不该把这些木头人简化为有自我意识的理性人。

价格是交换的数量比例,涉及到参与交换的双方当事人,但和第三者无关。如果成交,是交换双方自愿的,当事人就不应该在同意成交之下再有微辞,因为没有人强迫(假定的正常交易)你成交,故对双方无所谓高低之论;如果不是当事人,第三者没有参与交换,谈论他人成交比例的合理与否显然多余。你没有交易,也就是你行使了你拒绝接受你认为不合理的交换比例的权力,也就是等于价格为零,为零的价格你还说高道低,显然多余了。

这就像扳手腕的输家抱怨对方力量大一样。本来,比的就是力量大小嘛,输了有什么好抱怨的?参赛之前你没有放弃,说明你那时对输赢还有“一博”的心态,你就要遵守赌场的规则“愿赌服输”。如果你一开始就看到力量悬殊,认定对方必赢,你直接放弃比赛就是了,不要再抱怨对方这么大力量该不该参加比赛云云。市场不认同后悔。

价格是一个区间,交换双方各自掌管着一个边界(《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P124),在私有制认同的前提之下,谁也没有权力去干预对方的边界。如果执意要对自由市场上的价格抱怨,直接反对这个领域的私有化、剥夺对方对其边界的界定权利就行了,其它的都是隔靴挠痒多余无用的举动。

 

 

侃价(三):生产过剩的社会主义版本

关于价格高低的争吵几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作为交换者的普通人来说,这似乎十分正常,但是,经济学人如果参与进来就不是正常的了,因为价格高低实在不是经济学的话题,一旦经济学人对价格高低说三道四,势必有替交换一方代言的嫌疑了。

首先,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应该是中性的、工具性的,不应该取交换双方任何一方的观点;其次,价格作为交换的比例,又是由主观的价值所决定的,因此不存在该升还是该降的问题。

对于房价、药价、学费,有人用“三座大山”来形容它,但是,抱怨房价高昂的这个怨气冲天的“民”不过是中国普通市民阶层而已。对于学费牢骚满腹的人,也只是希望通过高等教育达到人生新的高度一族;对药价忿忿不平者也仅是病魔缠身的病友一族,都难以代表“全民”这个称谓。

作为交换比例,价格高低的该不该,好与坏,有一个对谁而言的问题。对所为的卖方来说,价格永远都是越高越好,而对于所谓的“买方”来说,则恰恰相反。

只要学过经济学基本常识,大概都知道“牛奶倒入大海”这种事情,而这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现在我们身边正在上演的现实剧目——曾经被我们嘲讽的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社会主义版本:

http://news.tom.com/2006-10-31/001V/00127963.html西安农民请来旋耕机将芹菜翻入地中。

http://www.zhangchengjia.zao.com.cn/article/list.asp?id=23622洛阳枣农整车大枣倒入河中。

http://www.yj.zj.cn/NewsComment/5056.aspx西瓜2分钱1斤,山西卖瓜农妇上吊自杀。

如果价格具有客观性,应有的走势,那么,抱怨房价太高和菜价太低就是势不两立了。高也不成低也不就,哪一个价位是天生合理的?

有两种商品在价格高低之争中处于极其特使的地位。

其一是劳务。以提供劳务换取收入的劳动者永远都不会说劳动力价格太高了,我们受不了了。但是,使用劳务的厂商会这样说,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涨进而积压利润空间。广东的民工荒造成不少劳动力密集的小企业倒闭就是实例。希望出口增加的政府部门也不希望劳动力价格上涨,还总是炫耀在出口方面的所谓的劳动力优势。

其二是货币。从通货膨胀现象被人批判可以知道,似乎所有人都认为货币应该升值而非贬值。居民不希望货币贬值,否则自己的血汗钱就缩水了;厂商也不希望货币贬值,因为厂商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货币增殖,如果货币不断缩水,那么岂不是白忙乎?但是,惟有发行货币的货币当局似乎乐意货币贬值,这大概是货币当局最清楚货币的泡沫特性了。

当大家都抱怨现在什么都涨价的时候,这个“什么”里面一定不包含上述劳务和货币这两种商品,说明“都涨”的意思就是“劳务和货币不涨”。

对价格高低的讨论,一定是一种政治之争而不是经济学理论之争,除非价格的走势的定向性队所有商品时一致的,即“高好”还是“低好”是对所有商品都成立的。如此,方能够成为一个经济学的观点。

高不成低不就,难道大家希望价格静如止水才好?经济学似乎十分热衷于价格的均衡研究,既不要通胀也不要通缩,近一个世纪经济学的天下几乎就是均衡理论的天下。这种期盼说明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和效用理论也不是真正的主观价值理论,依然没有跳出客观价值论的泥沼,因为由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发展变化的,基于人的认识的价值判断也是变化的,主观价值所决定的价格一定是波动的,高好还是低好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一直认同的、永恒的均衡存在。

我们不难看出,在价格高低争论中,共同的一点都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即“怜悯弱势”:房价、学费、药价、油价,天天都有人抱怨其居高不下——透露出对工薪阶层的同情;菜价、粮价、工钱,日日都在被声讨其疲软不振——浓含着对普通劳动者的怜悯。买不起房子的是弱势的市民阶层;亏得血本无归的是贫穷的农民。

把自己打扮成为民众或弱势群体的民意代表是一些经济学人的惯用争宠招数,但是,其实,关注弱势群体已经不是经济学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