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就业
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之后的思考:“凯恩斯主义”与就业问题略论
作者:王曼    发布:2006-11-09    阅读:28920次   
 
     就业与通胀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两大主题。我们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经典作家的著述中,会明显感觉到他们在讨论资本主义经济时总离不开就业与通胀。经济学中提出的各种失业理论,都有着各自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解释。凯恩斯之所以把此书命名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寓意在于强调其中的“通”字,目的在于使他的论点和结论能够与古典学派对同一问题的论点和结论加以对照。作为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奠基者,凯恩斯坚持认为,“经济发展只有在当它能够使人们在道德上得到改善时,才算是正当的事业。”经济伦理学家评论说,“《通论》是一部出于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注立场而诞生的经济学著作。”
     在《通论》中,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经济学的观点。他指出,以往传统经济学中所谓的均衡,是建立在“供给本身创造需求”(即“萨伊定律”)这一错误理论基础上的充分就业均衡。凯恩斯认为这只适合于特殊情况,而通常情况下则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而他坚定地认为他自己的就业理论才是一般理论,即“通”论——它既可解释充分就业的情况,也可解释小于充分就业的情况。凯恩斯主义就是在《通论》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在凯恩斯看来,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必须讨论“就业理论”,就业是宏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萨伊在较早时候提出了“充分就业论”,他认为在生产出商品的过程中也同时会创造出与该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相等的购买力。我注意到,一些教授在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时,开篇喜欢引用一个经典的故事——《鲁宾逊飘流记》。这个经典的故事中是不存在交易的,个人的收入完全来自他的生产活动。他所消费掉的或保存下来的事实上是也只能是他自己生产活动的产物。但这毕竟不是现实世界,故事中得到的结论是不能应用于实际经济生活的。这也正是传统经济学家错误的原因。
     继萨伊之后,马歇尔的学生庇古在《论失业问题》(1914)提出了“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理论。凯恩斯在评析庇古的“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的基础上, 有条件地否定了庇古“两个假设”(即“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和“当数量为既定时,工资的效用等于该就业数量时的边际负效用”),提出了“非自愿失业”论。按照凯恩斯的解释,“非自愿失业”就是劳动者愿意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都找不到工作,而原因就是“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理论部分是《通论》这本书最核心、最精彩的部分,与所谓的“萨伊定律”(这实际上是凯恩斯创造出来的一种说法)可谓针锋相对。凯恩斯运用总量分析的方法,在对总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投资、消费、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等总量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剖析了导致现实的失业与萧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通论》的一个最基本观点,就是有效需求的大小决定就业量的高低。
    所谓“有效需求”,是指预期可给资本家带来最大利润的社会总需求;资本家按此社会总需求决定他们的产量并提供就业机会。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处于“小于充分就业均衡”,他把政府的首要职能转化为主要以财政政策来控制、刺激有效需求,以扩大就业。从《通论》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觉到凯恩斯是崇尚政府的。凯恩斯认为,无论在劳动力市场还是资本市场,都不会“出清” ,完全靠市场的作用是实现不了就业的供求平衡的。既然市场不能出清,就需要采取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实质是针对市场失灵的补充性措施。所以说,凯恩斯的政府干预宏观调控是主要是建立在他的“市场失灵”假说基础上的。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只要政府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实行公共开支和经济军事化,就可解决失业问题,化解经济危机。”这一理论为各国政府实行干预经济的政策奠定了基础。
    正如凯恩斯所说,美国、英国以及法国这类失业主要是由需求不足引起的。只要有足够的需求,将已有的生产能力都充分利用起来,失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凯恩斯甚至提出种种扩大需求的极端措施,他曾有过这样的言论:“建造金字塔、地震,甚至战争,都可以增加财富,都能增加就业”。他认为过多的储蓄才真正是对社会的犯罪。也有学者认为腐败性消费可能对增长缓慢和过渡管制的经济起润滑剂作用(Posner,1975),然而,试问一个腐败的经济体又怎么可能为所有竞争者提供开放和公平的市场呢?
       改革开放之后,“三资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并非只是中央政府对它们的政策倾斜,也得益于它们继承了“凯恩斯主义”的精神实质——中国人口众多,有效需求必然很大,有较大的获利空间。单就经济问题看,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失业与凯恩斯所研究的失业有着重大差别。人口多并不是失业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的失业多属结构性失业。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凯恩斯的理论和政策,不能简单地通过刺激消费来扩大需求和增加就业。
    美国经济学家汉森(A ·H·Hansen)在《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1947)中,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的理论。他的观点是:在一个动态的市场经济中,季节性的、过渡性的和技术上的失业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意味着有一定比例(一般为4%~5%)的人处于劳动力的流动状态。如果说把因技术进步、经济结构的调整造成的待业也称作失业的话,那也只能叫做“结构性失业”。汉森也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要充分发挥国家在实现充分就业中的作用——选择适当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增加就业机会。
    就业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就业增长必然促进经济增长。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都选择以“就业增长”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的经济一直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但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经济结构变革,中国也必然向“就业增长”模式转变,即变“增长优先”为“就业优先”。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就业优先”的基本含义是劳动者基本生活保障的优先。在现阶段,增加就业和确保社会保障就成为转型中国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对《通论》一书的评价观点不一。比如,哈耶克就曾明确指出凯恩斯经济学的根本问题,即凯恩斯没能理解利率和资本结构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同时他也认为,凯恩斯的总量(aggregate)会使经济学家的分析偏离对经济产业结构如何从个人的经济选择中产生的轨道。还有学者认为这是一本纯理论性著作,几乎没有谈到什么具体的经济政策,尤其是没有进行过财政政策方面的讨论。但此书中提及的关于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消除失业和克服萧条的新理论,却为二战之后的主流宏观经济政策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其中关于失业、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经济发展问题仍有着借鉴作用。
    英国经济学家斯诺登曾评价说,“凯恩斯的目标是修改资本主义制度内的竞赛规则,以便保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由此看来,尽管凯恩斯回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他所开的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药方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病症同样有一定的疗效。因此,正如前文所述,探讨就业问题不仅有现实意义而且有理论意义。试想,如今哪国的政府不是在积极干预经济呢?也许我们可以说:“只要这个世界有需要,凯恩斯的思想就会永远存在下去” 。
 
参考书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2
[2]王志伟,《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本人联系电话:1393120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