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讲坛 -> 2006年长安讲坛
斯特恩评估:气候变化经济学
演讲者:尼古拉斯·斯特恩(论坛特邀专家、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现任英国政府经济顾问)    时间:2006-11-30    阅读:38853次   
    

    非常感谢许先生的介绍。我很高兴能够再次来到中国,也非常荣幸能够在长安讲坛作演讲。今天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大家交流,所以我在发表演讲的时候会说得非常快,然后回答大家的问题。

什么是气候变化经济学?

我们所说的气候变化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以科学为基础的,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经济的外部性。所谓“外部性”,就是我的行为将会对你的生产和消费产生影响。而气候变化的外部性,指的是全球的经济活动,包括能源方面的经济活动,造成了碳的排放,这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存量逐年增加的原因。这个外部性具有其独特性,它是具有全球影响的,是长时间存在的,带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而且属于不可逆转的。温室气体存量是一个逐渐累计的过程,它在大气存量中的分量每年都在增加。至于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气候的变化影响是不确定的,它带来的温度的变化也是不确定的。它还是不可逆转的,因为一旦大气中有这种温室气体的存量,它可能会存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另外,还有一个非常不公平的现象:75%的温室气体存量来源于富国,发展中国家却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所有国家都不能够避免这种影响,无论是伦敦还是上海,都会受到海平面上升带来的风暴和洪水的影响。

    那么,气候变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需要多大的成本来减少这种风险,要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减少这种风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怎样采取最有效的方式或最公平的方式来达到上述目标。

  

 

图中红色代表的是90%概率自信区间,我会重点谈到[450ppm550ppm]这个区间,这指的是以二氧化碳当量来计量的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存量。我们希望温室气体存量能够被控制在[450ppm550ppm]这个区间内,现在的存量是420ppm,已经非常接近450ppm了,每年还在以2.5ppm的速度增长,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我们在十年内就会达到450ppm。达到550PPM的存量,那就意味着我们将面临非常大的风险,也就是说,温度上升3度以上的概率将达到50%。当然,与常规模式的发展所带来的风险相比,这种风险要小一些。所谓“常规模式的发展”,指的是我们不采取任何政策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走常规发展的道路。如果按照常规模式发展,到本世纪末我们的温室气体存量将达到850PPM,这就意味着,在下个世纪初,温度上升5度以上的概率将超过50%,我们居住的地球将会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星球。

气候变化影响力的预测

   

    这个图表说明的是温度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影响,我没有时间对各种影响进行具体的阐述,总的来说,这些影响都非常严重,主要是以水作为媒介来实现的,比如风暴、洪水、干旱、海平面上升等。

    我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力图把温室气体存量稳定在[450ppm,550ppm]个区间内。我们采取了非常简单的计算模式,在有些人看来,这是一种非常天真的模式。我们采用的是汇总的方法,也就是说,把时间跨度延续到下个世纪进行汇总,以此计算出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这是一个成本的模型。这个成本基于几个因素的平均:一个是时间的平均;一个是后果的平均,就是把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进行平均;还有一个是世界各地的平均。根据这几个平均值,我们计算出气候变化的成本将会影响全球消费的5%。当然,这种预测只是一种尝试,我们要建立的这种模型所覆盖的时间跨度非常长,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情况进行,这本身就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应该尽量把温室气体存量稳定在[450ppm550ppm]的区间内,如果还按照常规情景发展下去的话,整个世界将面临非常危险的境地。

如何实现减少排放的目标?

我们看下面这张图:上面这条线是按照常规情景发展的路径,接下来这条线是把温室气体存量控制在550ppm水平,当然这也包括过去的排放,在此基础上,我们有能力实现这

                                       

个目标。如果要把温室气体存量稳定在550ppm的水平,那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的20之内就应该达到峰值,在达到峰值后,排放的速度开始下降。图中蓝色和黄色的区域说明的是富国和穷国排放量的比例。这个图表要说明的观点是:富国在减排方面的速度要非常快,而穷国要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稳定的存量水平,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总体水平稳定在550ppm的目标。

    从右边的数字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实现550ppm的目标,从1990年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的总的排放将会增长50%。所以,这个目标对富国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它们要制定“雄心勃勃”的减排计划;同时,发展中国家(与1990年相比)的排放也要减少10%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我们认为这个成本是可以控制的,它大约占全球GDP1%。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的政策来实现减排:能效、去碳和减少砍伐。相对于去碳来说,减少森林砍伐是一条低成本的途径。

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

 

    我要强调一点,气候变化的政策是属于促进增长的政策,它与增长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并不是矛盾的。也就是说,气候变化的政策会使GDP的成本增长1%,而且这种增长是属于一次性的几个政策,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可以控制的。

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能源安全的政策也是不矛盾的,因为这两项政策都会涉及上述几个领域——能源的多样化、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能效的问题。

    煤炭是保证能源安全的主要资源,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成本,另一方面是因为煤炭在中国、波兰、德国、美国、印度等国家的储量都很大。那么,我们如何使用煤炭这个资源呢?气候变化政策重点强调的是,在使用煤炭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提高对煤炭的使用效率;第二,要注重对碳捕获和埋存技术的使用。

减缓的政策工具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定价,这也是我们在纠正市场失灵现象的时候所采用的一个标准的经济学上的措施。如果我们有一个价格机制,能够对那些排放的大户进行惩罚,对那些减少排放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奖励,人们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对碳进行节约利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他们会四处询价,以最低的成本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企业要对未来进行投资,我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把未来20年、30政策趋势告诉他们,他们就会以次进行决策。

    那么,如何对碳或者其他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定价呢?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工具,一个是税收,一个是碳的交易。我先谈一下税收。从排放的角度来说,煤炭是最具有破坏力的能源,所以我们要对煤炭征收更高的税。姜可真(音译)先生曾经就“税收对抑制人们的能源需求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根据他的计算结果,如果对碳征收10%的税,人们对碳的消费将会降低5%-6%;如果对所有碳氢化合物以此税率进行征收的话,税收收入对GDP的贡献将增加0.5%1%。因此,从经济角度来说,对于外在性的风险采用这种政策是非常合理的,它带来更多的税收,可以用于弥补医疗、教育方面的经费不足。

     当然,仅靠价格机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我们还要依赖于技术的因素,包括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另外,我们还要考虑标准的实施和应用,比如对于家电、汽车等行业,我们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标准。

    所以,要解决气候变化的外部性的问题,不能单单依靠价值机制,我们需要有一系列的政策组合,包括价格机制、鼓励研发新技术,以及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标准,这是一个全方位的政策。至于把哪个方面作为重点,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可以有所偏好。

   

 

接下来我谈一谈排放交易的问题,我举的例子是欧盟的排放交易机制。根据这个机制,欧洲的电力公司和一些比较大的企业,它们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要受到限制,有一个上限的规定。如果企业需要限额排放,它们可以购买超额排放的额度,而那些排放较低的企业可以出售多余的排放额度。   

 

适应政策

我简单说一下气候变化的适应问题,我们用了很多时间来研究这一领域的问题,但是今天我没有时间谈太多的细节。

所有的国家,无论英国、中国、非洲、印度,都需要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包括灾难应对、作物多样化、气候及天气预报等,这会给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所以,在我的报告当中也提到,富国承诺的海外援助应该如期兑现,要履行他们的承诺。

全球统一行动的经济原则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国际政策,各国之间应该如何进行协调行动?

    刚才谈到,为了稳定温室气体的存量水平,我们需要有一个非常长远的目标;另外,我也谈到了碳的价格机制的重要性,要使碳的价格在各国之间趋于平衡,而不会影响各国的效率。那么,各国应该如何进行交易呢?我们认为,发达国家应该承担起主要的责任和义务,它们要在碳排放的减少方面制定出“雄心勃勃”的目标。加州的减排目标80%,法国是75%,英国是60%,要实现这些目标,它们需要寻找一个成本经济型的途径。

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机遇

    第一,排放贸易。中国现在也制定了提高能效和减少排放的能源发展战略,不需要任何外部因素来激励它走提高能效的道路,因为每个人都能从碳排放减少中获益,这本身就能够给中国带来资源的节约。如果中国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碳的排放,那么中国就可以向那些富国出售排放额度,碳排放的交易就会成为国际贸易中一个新的商品。

  第二,碳融资。在成为低碳盟员的道路中,中国能够获得资金的融通,同时也使其他国家能够通过在中国购买碳排放的额度,从而减少它们超额排放的成本。

    第三,建立在中国自己的目标之上的部门协议。

第四,技术合作,包括研发、应用、购买、标准。

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前提是,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其他国家已经采取的一些行动。在美国和欧洲,有人会说,我们减少排放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中国的排放增长速度很快。他们需要了解,中国已经停止了森林砍伐,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造林运动,能效在“十一五”规划中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他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当然,在欧洲你也会听到不少这样的言论——美国在减少排放方面毫无作为,这也不是一种客观的说法。正像我前面谈到的,加州已经制定了减少排放的计划,而且在技术研发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中国和美国已经开始了亚太地区气候变化及清洁发展机制的合作。

 

结论

    我们认为,把温室气体存量稳定在[450ppm550ppm]目标是可以现实的,而且成本是合宜的。在未来10年内,我们的温室气体存量将很快达到450ppm,如果我们在今后30年内走常规发展的道路,我们将很快达到550ppm的水平。因此,要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强有力的措施和及早行动是最成本效益型的途径。在这两个方面,中国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原因很简单,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国家,发展非常迅速,而且在能源领域的投入巨大,如果中国在这个领域无所行动的话,要向其他各国做劝说工作就会非常困难。另外,我认为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也会起到独特的作用。

    我对未来比较乐观,我们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已经有了足够的认知,如果我们共同采取快速行动话,就能够找到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