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2009年中国经济可望突破8%
作者:徐平    发布:2009-05-14    阅读:2169次   
    如果正常的话,2009年中国经济超过8%,应当是可以实现的。一至四季度同比增长分别为6、8、10、12也是有可能的。这样,GDP增量不仅可以超8,而且,还可能达到9%,甚至以上。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应当在世界经济处于衰退的时间段进行提前的预热。这时候就不要担心什么通货膨胀了,因为,我国现在外储很高,而且,政局也比较稳定,不具备发生失控型通货膨胀的条件。当世界经济开始升温,并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 (可以根据发达国家就业率等参数的变化来综合判断),再提前进行经济的降温。这种控制方法可以尽量降低我国的投资和消费成本。这应当是我国在世界经济浪潮中实现经济调控的最佳原则。
    今年经济增长应当达到9%,这是我们可以考虑的。首先,应当把资本市场控制好。国家可以运用专门的基金来控制股市,即便发生一定的财政赤字也不用担心,因为这个赤字是可控的,可调的,而且将来不仅可以补上,还是有利益的。
    股市今年将发生限售股的大量解禁;之后,资本市场扩大了,应当使用相适应的货币量来与之平衡,否则,就可能发生俄罗斯改革之初股票价值被低估的情况。我们采用的资金不仅可以与包括股票在内的金融商品流通量的增加进行平衡,而且,还应当可以控制股市。为此,需要建立一个政府的智能机构来专门管理,将一些原则性要求输入计算机,用计算机来控制这个基金的运作。当全世界都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我们又可以利用基金公司出售大量的股票来套利和平衡指数,并作为稳定物价的手段之一。政府干预股市不是中国的独创,全世界许多国家都这样做;只是,我们应当做得更好。这样,还可以减少市场的投机套利空间,树立股民更好的投资理念。
    我们常常把货币的投放量与市场实物商品的流通增量进行对比来预测通货膨胀,其实是片面的;货币投放量还必须考虑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占用量的需求。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的资本市场资产总量的发展速度(随着限售股和新股上市等因素)是超过实物资产总量的增长速度的;而且这种趋势还会持续几年。当这种趋势形成的时候,社会总资产的弹性系数会增加,也就是说社会总资产增减的风险性会增加。这是在新时期需要考虑的新问题。
    当前,只有资本市场再适度地发展起来,企业的困难才容易得以缓解,消费和投资才上得去。除了使用与限售股解禁相适应的平衡资金以外,其余的资金,国家投入股市一部分,可以实现社会财富更多的增加,并能带动企业和居民消费投入的增长。
    这里,有件事情值得一提。对于企业的上市和监管问题,直到如今,我们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对于监管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及资金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还不完全明白它的重要性。
    一支股票上市,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对于一些图谋不轨的上市,或者是上市之后的徇私舞弊、以私废公和欺诈行为等等,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实际上与抢银行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合法的抢银行罢了。
    对于一支股票上市,这是很幸运的事情;因为中国的公司实在太多了,不可能所有的公司都能够上市。应当是最优秀最重要和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公司才能上市。上市公司从社会得到资金的资助,就应当回报社会,不能只把股市当摇钱树而不思回报。一支股票上市之后,便增大了资本市场的容量,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财富增减的风险量;因此,上市公司还应当负起增加社会财富风险量发生变动的责任。
    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应当大力鼓励、推荐和提倡中国的公司到海外去上市和融资。
    要实现经济增长9%,除了资本市场以外,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比如,分配的合理调节等;另外,政府在增加社会福利保障及加强社会就业培训及教育方面,增加投入也可以促进社会的消费,从而激发服务业和生产领域的发展。
    另外要注意的是,各地区房地产的发展速度不能超越GDP的增速;各地方政府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调控工作。
    改革开放30年,我们引进了外资,许多重要的世界工厂都搬迁到中国这个大市场来;但是,还有一样东西需要搬进来。这就是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学校。我们应当鼓励世界上第一流的学校来中国建立分校,以这些学校科研与市场相结合的经验来促进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进一步突破和发展。
    我国目前人力资源方面,是高端不够,低端不足,中间过剩。低端不足主要指工人的技术培训不够,特别是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不够,投入的资金不多;中间过剩是指大学生、大专生比技术工人就业更加困难。
    经济增长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就业,一方面,从业人员的数量要具有实质性的增加,另一方面,就是从业人员的平均素质需要提升。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讲,从业人员相当于国家的正资产,失业人员相当于国家的负资产;因此,为了保障就业,我们应当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当就业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这时,如果物价上涨对就业增量不起什么作用的时候,就需要限制物价的上涨了。
    当前,在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和发展方面,有两种思路:一个是以少数大城市为重点然后向四周进行辐射和发展的模式,另一种是以大城市和二级城市同时为重点向四周进行辐射和发展的模式。我认为第二种思路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因为,这样更有利于投资的均衡分配和土地等资源的合理使用。
    在地缘方面,目前,福建省正在加快海西经济特区的建设,以利于福建与台湾的经济联动。另外,在适当的时候,还有一个经济特区应当考虑建立,这就是四川西部经济特区。
    建立四川西部经济特区应当以马尔康和康定两个点以及进入西藏的两条线展开。四川中部、南部和西部人口密度比较大,人均资源拥有量很少,而四川西部和西藏地区人口稀少,相对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多。要实现四川和西藏的经济联动,就必须首先发展四川西部,让四川西部的人口增加。当川西的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起来之后,才可能将四川西部多余的人口向西藏转移。将来,西藏仅靠其自然资源和与四川的经济联动,就可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尽量减少国家的财政支援。目前,四川西部和西藏地区均有丰富的矿产和旅游资源,由于交通问题而限制了发展;如果国家提供旅游和交通建设的前期贷款支持,再给予政策方面的优惠,那么,四川西部是很容易发展起来的。川西是属于次高原地区,在川西能够生活习惯的人,就容易在西藏生活和工作。现在,四川西部就有许多藏族同胞居住;而不少外国友人还认为,中国的藏民都只集中生活在西藏。在大力开发川西旅游之后,不仅可以发展川西经济,而且,还可以让更多外国友人解除误会。另外,西藏的旅游业发展比较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人都害怕高原反应;因此,开发川西的旅游,可以让进藏旅游的人们先在川西适应一下,或者通过川西进入西藏,这比乘飞机或火车多了一个适应过程,更具有安全感。既然四川西部可以有藏民生活,那么,川西其它民族的同胞当然也可以去西藏生活和工作了,这是地缘上的人际往来。实现西藏和四川的经济联动将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另外,还可以考虑将四川地震重灾区也列入经济特区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