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吴敬琏﹕面对经济过热 「降温」关键在体改
时间:2004-07-27    来源:香港大公报    阅读:1756次   

    香港大公报报道,吴敬琏昨日在沪与媒体见面时表示,面对目前的经济过热,中国应该更偏重宏观调控的手段,实现降温。但国家对货币、利率等的宏观调控只是一种短期行为,中国要避免经济泡沫,还必须加快完善市场体制的步伐。

    吴敬琏是在昨晚的国际管理协会(IAM)二○○四年年会上作上述表述。在该年会上,他被推荐为该会会员并被授予杰出成就奖,成为该国际协会的第二位中国会员和中国内地首位获此殊荣的学者。

    他表示,他早先提出的「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投资增加量/国民生产总值增加量)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正适用于中国目前的情况。投资效率低下不仅是造成东亚金融危机和日本经济泡沫的祸根。他说,一九九六年中国的ICOR曾经达到过最低水平二倍,但近两年来又持续攀升到了五到七倍,用大量投资以维持高速度的经济增长,而非以高效率的投资维持。

    靠投资拉动增长埋祸根

    吴敬琏分析,政府配置资源权力的强大,可能是当前中国经济过热的一个重要原因。放手地方政府的自由财权,使得许多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纷纷上马,造成了不理智的投资。但这不是地方政府的全责,根本原因是中国的政府体制不完善,比如干部考核主要看政绩,其财政体制又使得地方政府必须兴建大量的重工业产业才能显示出GDP的高速增长。

    采短期行为保总量平衡

    因此,体制改革才是中国改革的长远考虑。但面对目前的情况,政府必须先采取短期行为以保持总量的平衡,而不能任其发展。

    吴敬琏指出,用行政力量压制某一些地区的某一些产业的手段,其缺陷在于效率损失太大,不能保证降下来的「温」都是无效率的投资。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应该用宏观调控的方法缓解矛盾。但由于中国的市场体制尚未完善,行政手段有时也是必要的。「中国的改革要过关应该以宏观调控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实现短期调控;中国的改革要成功则需要釜底抽薪,改革体制,短期与长期行为配合,把根本原因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