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宋国青:居民金融资产"遭劫"7000亿
时间:2004-11-15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阅读:1545次   
    央行加息后,各种反应纷至沓来。核心问题与猜测集中于两点:其一,央行为什么加息?其二,中国是否进入加息周期?

    对此,北京大学教授宋国青有独到的解读。他从负利率问题入手,细致入微地研究了通胀等因素对百姓金融资产造成的影响,并向《证券市场周刊》独家提供了由其主导的这份研究报告,结论令人惊诧:居民"遭劫"7000亿。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有了这一结论,其他诸多问题的答案自然比较容易寻求,譬如,加息只是偶尔为之,还是进入加息通道?譬如,税收政策该如何调整?再譬如,汇率走势会不会发生变化抑或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等等。任何一个问题,都异常敏感也非常重要。对这些问题,宋国青教授并没有直接给出具体的答案。但有道是,万变不离其宗,抓住了7000亿元金融资产"遭劫"这一主线,便易于对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给出应有的正确判断

    近日,讨论已久的加息问题终于有了结果。加息消息甫出,市场一片混乱,此举不仅引起了国内资本市场的震荡,而且对国际市场产生了冲击。一时之间,国内外经济界议论纷纷。

    关心宏观经济的人会认为,加息作为调控经济的手段之一主要目的是抑制过快的经济增速;企业界的人会关心提高的贷款利率对企业负债带来的利息负担;而证券市场的人士则会担心加息将原本证券市场的资金吸引到银行。

    这些担心都不是多余的,但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出发。遍翻这些讨论,却鲜有人关注一点,虽然按调升的幅度和居民金融资产的情况估算,这次加息将使年度的居民利息收入增加300多亿元。这样一个数量的收入增加,和通货膨胀对居民财富带来的大劫难比起来,只是一个小零头。近日,北京大学教授宋国青给出的报告显示,近一年多来,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全国居民金融资产本金已经损失超过7000亿元。

    7000亿元财富消失

    从2003年11月CPI(消费物价指数)超过3%以来,中国开始走入了物价指数超过名义存款利率的真实利率(利率与物价指数之差)为负的时代,今年以来,CPI更是一直徘徊在4%-5%左右,与未加息前1.98%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相比,真实利率大约为-3%左右。

    真实利率为负究竟会对居民资产造成什么样的损失?宋国青算了一笔账。"按臣剖莺凸兰剖荩ü兰莆蟛疃宰詈蠼峁跋觳淮螅用竦慕鹑谧什苤翟?003年末约15万亿元,估计2004年末达到17万亿元。这里计算的项目包括了本外币储蓄存款、本币手持现金、寿险保费、凭证式国债和估计的个人股票账户资产(其中股票账户资产中包括股票市值和现金)。

    "按16万亿元的年内平均余额算,在不考虑名义利率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居民金融资产实际价值损失近1600亿元。估计2004年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4.2%.按此计算,通货膨胀带给居民金融资产的总损失约为6500亿元。另外,按目前A股市场的情况估计,居民持有股票的账面损失超过了500亿元。加上这一项,2004年居民金融资产本金损失超过7000亿元(这里没有计算利息收入,一个原因是利息收入已经计入了一般统计的个人收入中)。"(此处的解释详见背景)。

    居民财富对通胀敏感性上升

    我们通常所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其中也包括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因此,在计算国民收入时,就应该将这部分产出从GDP中扣除。由于国民收入是生产要素所有者按生产要素因从事生产和提供劳务所挣得的收入,是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是从GDP中减去折旧和间接税而得到的。因此,报告中指出,按照2003年的GDP约近12万亿元,从中减掉固定资产折旧和外资利润,国民净收入不到10万亿元。不算金融资产的损失,个人可支配收入大约为7万亿元。

    由于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大幅度增长,(其增长率远远超过8%),"即使不算债权债务损益,按会计方法计算,估计GDP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率可能只有不到8%.如果按8%计算,个人全年增加的收入按本年价格计算约5800亿元。 如果按会计方法计算的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额约为5800亿元,而通货膨胀导致的金融资产亏损超过7000亿元,这意味着,经过金融资产损益调整后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下降了。"根据初步估算,报告中得出这样的结论。 编辑:忽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