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吴敬琏:当前中国最严重的不平等问题是机会不平等
时间:2005-03-28    来源:搜狐财经    阅读:1352次   

    首届中国经济学奖获奖者、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接受搜狐财经专访

 2005年3月24日,首届中国经济学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首届中国经济学奖获奖者、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就最近的热点接受了搜狐财经专访,吴旗帜鲜明的表示当前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是机会的不平等。

 搜狐财经:在此之前,我们注意到今天早晨您在谈获奖感言的时候,又一次谈到温总理平等的学识,同时我听他清楚地记得,你在2001年,十年风云话股市有一段话,您是这样说的,当我们得以作为时代的幸运儿享受改革成果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还有许多人他们甚至没有获得体面谋求生活的机会,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您一直谈中国的经济结构偏于重型化,现在对您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是效率更重要,还是公平更重要,国家在强调要推进和谐社会,经济学家应该怎么做?

 吴敬琏:是这样,我觉得首先要明确一点,这个效率和平等,他之间有互相替换关系,这个最先是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提出来的,先要说明一点,奥肯这里说的品等是说的结果的平等,结果的平等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它是和效率有互相关关系,就是可以互相替换的。
但是,中国的平等问题,不是结果平等,最重要的不平等在于机会的不平等。而机会的平等和效率是正相关的,一定要明确这个概念。所以以这个效率为理由,说我们现在不要追求平等,这个它的理论前提不对。就是我们经济学家讨论问题,先都要问你的分析框架是什么,就是这个说是效率和平等是负相关的,所以我们要追求效率就不应该注意平等,这个命题本身它的理论前提有问题。

 奥肯讲的是结果的平等,而当前中国最严重的不平等问题是机会的不平等,比如说我们的农民,他根本没有这个机会,或者即使城市的人,如果没有权利背景,他往往没有这个机会,给机会平等,对于效率提高是有好处的。我十年来,我一直讲这个道理,一直讲这个道理。当然我们不是说我们不要注意结果的平等。现在结果的平等,因为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市场经济,所以结果平等问题现在也开始出现了。但是,主要的问题还是一个机会平等问题。所以,我认为首先要把这个框架弄清楚,那么我们就很清楚。现在我们要解决机会不平等的问题,这个是我们要提高效率,它完全是一致的,没有负相关关系。当然,我们现在达到一定的富裕程度以后,结果的不平等问题也开始出现了。这个问题我们要加以关注,比如说,我们在税收制度上,最近的房产税什么的讨论,遗产税的讨论,还有一个资本利得税的讨论,那么都要考虑到结果的不平等问题。因为在早期几乎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穷,现在确实有一个问题了,可是我们不能忽略,现在主要的不平等还是来自机会的不平等。比如说,两极分化的问题,最有钱的人是什么人?是能够凭借权利得到好处的人。凭借权利,寻租收入,凭借权利在国企改制中的收入,凭借权利在资本市场上得到非法收入,像这些问题的解决,他不会影响效率,他解决了只会提高效率。这是一个需要讨论问题。

 另外一个东西,就是所谓重化工业化,我不反对发展重工业,我是反对说,有一个阶段叫重化工业化阶段,这个阶段它是怎么出来的呢?它是从早期工业化那种增长模式推出来的,那种增长方式它是主要靠的是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所以,就要生产机器,为了生产机器就要生产工作母鸡,所以他总的来说,就是要靠重工业,重工业的比重越来越大。重工业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在1931年霍夫曼,那时候还没有到后期阶段,重工业不是主导,他推论后期重工业变成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他拉动了经济发展,这是他的推论,但是你也有另外的分析,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应该值得注意,马克思分析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一定是有结构层提高,马克思说他一定有两个规律,一个规律就是平均利润率下降,因为你可变资本的部分,他相对下降,只有可变资本才能创造利润,所以他一定是利润率下降。另外一条就是失业人口增加,为什么呢?因为可变资本是开工资的资本,当然工人阶级的贫困化一定会出现。但是20世纪实现上先行国家没有出现马克思讲的这两个,为什么?因为它的增长模式变了。现在人们说,因为我们要就业,我们要解决失业问题,所以就要以重工业为主,这是完全占不住的。大家都知道,能够创造就业岗位的,世界各国都一样,轻工业,特别是第三产业,这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所以,不能忽视马克思它这个推论没有错,为什么没有出现呢?是因为人家的增长模式发生了改变。我们不能够重蹈覆辙。

 搜狐财经:吴老我们也关注到从去年到今年,中央两次的一号文都强调三农问题,就说明从中央来说,对于三农问题已经高度重视了,那么中央现在这样去强调三农问题,以及强调和谐社会这个概念,对于中国未来的农业发展是否会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吴敬琏:这个要看你,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已经提到很高的地位了。问题在于怎么解决。我的观点是这样,可以看到十六大以前,江总书记主持的座谈会的讲话,还有那本教科书,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我认为农业,三农问题的解决,他出路不是在农业本身,你给他很多补贴,他的关键问题是要让剩余劳动力转出来,转到非农产业。所以,根本的问题在于你怎么能够把非农产业发展起来,用最少的投入来创造足够多的工作岗位,而你要发展重工业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你要用很大量的资本投入,几乎创造不了什么新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