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讲坛 -> 2013年长安讲坛
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导向
演讲者:陈东琪    时间:2013-03-07    阅读:37182次   
    现在大家对今年的经济走势很关心,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对今年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导向的一些看法。
    今年是新一个十年,或者是下一个三十年新的起点。以十八大召开为标志,新一届政府马上就要产生,即将开始新一个十年的政府工作。根据去年十一月的预测,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今年应该比去年稍好一点。去年前三季度增长7.7%,四季度增加7.8%,全年增长7.7%,今年我预测应该是在8%左右。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的是7.5%左右,CPI上涨是3.5%左右,这两个指标应该讲还是匹配的。
    从历史的情况分析,前三十多年我们的GDP增长是10.5%左右,CPI是5.5%左右,大概是10:5增长的系数之比,也就是说GDP增长1个比分点,大概有0.5个百分点的CPI。前二十年稍快一点,上世纪八十年代是7.7%的CPI上涨率,九十年代是7.8%,所以大概头十年10%GDP,7%多一点CPI,1:0.7。到本世纪头十年,经济增长略微加快,但是CPI是减速的,大概是10:3。最近五年,2009-2012年,平均上涨3.4%的CPI,GDP是9.2%,近十年的CPI和GDP平均比大概是10:3。也就是说进入本世纪以后,GDP增长1%,就会有0.3%多一点的CPI上涨,这是历史上的匹配关系。
    为什么前二十年快一些?主要是前二十年的经济存在等数,有些产品特别是农产品供给不足。我们的CPI权重粮食比较大,经济稍微加快一点,城镇化工业化加快一点,农村的生产产出就跟不上,所以最高的时候的CPI上涨达到24%以上。到了后十年慢了一些,GDP和CPI的匹配下降,大概是1:0.3的样子,这是因为我们的短缺经济开始向结构性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转变。特别是近十年,虽然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生产情况仍然比较好。2013年以后取消了农业税,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继续深化,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农产品生产产出增加,人均产出水平是提高的。这样使我们的经济能够在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三化”互动带动总量经济增长的同时,CPI比前二十年低一些。所以,今年提出的这个指标我认为还是比较匹配的。可能到今年十二月底分析的时候会有一些差别,但是总体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想法,关于增长速度和CPI的提升。
    第二个问题,谈一下对今年7.5%经济增长的看法,或者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看法。
    到底今年有没有可能实现7.5%或者稍微高一点的水平?我个人认为可能有两种情景,很难做单方面的判断。一种情景是政府对宏观调控得当,政策措施选择符合实际情况,调控力度节奏比较好,今年的经济增长可以跳过7.5%达到8%左右。另一种情景是,如果政策操纵不当,宏观调控过度,特别是对房地产掌控不好话,经济增长就要稍微受一些影响,特别是下半年。
    第一个情景,宏观调控得当,GDP增长会平稳向上,甚至进入改革以来第四个经济周期的缓慢上升期。我们大约定了三个周期,大体上是十年一次。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周期,八十年代初期是调整,1982年的党的“十二大”召开以后经济开始上升,1982年上至高空,1986年着地,1989年调整,这是八十年代的一个上升一个下降。第二个十年周期是1991年调整,1992年是党的“十四大”召开,开始了第二个十年。1992-1994年上升达到高峰,1995年到1996年调整,1998年又有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第三个十年周期是党的“十六大”召开,提出发展执政兴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以中国经济在2002年-2007年是上升的。到2007年下半年调整减速,同时又受到次贷危机影响,直到现在是调整。这个十年周期长一点,主要是受美国次贷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当然这也是对我们自身的一个调整。
   经济周期十年一次的上升,是政治周期的推动。2012年党的“十八大”,为今后十年的发展做了整体部署。但是“十八大”更加强调绿色发展,强调更有质量的发展,强调结构改善的发展,所以叫科学发展。把发展方式转变延伸为五位一体,要求发展的内涵更深化,特别是要考虑到资源环境的约束,所以“十八大”提出未来十年7%的发展速度是主动性的调低了。所谓调低,和世界各国比较还是高的,应该不算低增长,只是相对自己过去的速度是低下来了。有人说我们的潜在增长率应该是8%左右,这是经验的分析。现在讲潜在增长率降低1.5%,是尽可能在通胀不高、资源消耗不大、环境破坏不重的情况下,来实现潜在增长率的增长水平。这是我们要考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战略安排。
第二个就是7%的增长有可能,有潜能。今年实现7.5%甚至8%左右的经济增长,究竟有没有这个条件,环境具不具备,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看国际市场。一是去年欧盟27个成员国是负0.5左右的增长,南欧国家基本上是负增长,所以去年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显然是不好的。2011年以前,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地,但是去年变成美国是第一大出口地。不是因为美国很强,而是因为欧洲很弱。今年的情况我们估计会好一些,上半年可能还会延续2012年的衰退,因为整个景气度还没有上来,PMI现在还在50以下,最近是45点几,还没有进入明显持续三个月以上。二是西方失业率还很高,劳动市场疲软,企业雇佣的积极性不高。欧元区的失业率是两位数,最高是26%,去年年底前的失业率大概是25%几。劳动市场是整个经济活动基数不景气的重要表现。三是企业库存市场的存货不是很多。所以尽管有一些新的变化,但是要反映到经济活动,反映到GDP走量上来讲,欧元区甚至欧盟都还不具备今年上半年复苏的这样一个条件。但是我认为下半年会好一些,至少我们考虑到有一些信号已经开始比去年要好一些。
    第一是银行的资金流入增加,放贷的贷款需求的增加。
    第二是欧元区,特别是南欧国家的国债发行比较容易,购买需求增加。国家收盈率最高是超七以上。这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比较容易融到资金,第二是成本低一些,还款压力小一些。
    第三是股市。去年中国的股市只有零点几的增长,股市上涨排在第一的是菲律宾,第二是希腊,第三是泰国,之后是印尼和印度,之后就是美国。因为股市是一个风险市场,提前进入风险市场意味着未来它的预期是在转好。
第四是现在到欧元区特别到南欧地区旅游增加,这会增加他们的收入。当然在宏观经济指标上这还不是一个系统的反映面,但是这是一些微观、中观中的一些新的指标变化。加上我们考虑到今年下半年会面临着去年的一个基数问题,所以欧元区经济,虽然我们现在没有把握说它会出现明显复苏,但是估计不会衰退,可能会回稳,当然也不排除明显复苏。这要看美国和中国经济,也要看欧元区27个成员国之间贸易流量的增长情况以及整个金融带动实体经济,带动市场的活跃等等。基于这个判断,我们可以乐观的分析欧元区经济,下半年我们对欧洲的出口不至于深化衰退,应该会转好一些。
    全球一百多个经济体当中,十七个是欧元区成员国,其中五个南欧国家是“短板”,因为它的主权债危机很厉害。其它的成员国虽然GDP下降,但是还是有增长的。所以如果今年“短板”不是更短而是有可能延长的话,世界经济的总体水平就有可能会慢慢往上抬。特别对中国来讲,外部的需求改善出口就会好一些。
    当然这里面还要分析一下结构。北欧国家,像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现在都有增长,虽然德国去年四季度当中有一个季度下降比较多,全年才实现了0.5%以上的增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制造业实体经济的发展。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这些国家,由于制造达到20%或者26%,它的出口很多,中国的汽车社会和全世界民用飞机的发展还能够保持一个上升趋势,北欧的出口力量还会比较强。
    关于美国的情况我想讲两句话。第一,美国的经济在持续复苏。   第二,这个复苏是不确定的,不稳定的。
    去年前三季度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复苏,1点几的增长。但是四季度只有负0.1%,最近调到0.1%了。美国的指标最近也是总在调,不知道是本来应该调还是有政治原因,我们作为学者分析四个季度就是这个情况。美国经济总体来讲表现很好。一是美国的制造业繁荣。它的汽车业,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2007年、2008年次贷危机的时候要破产,美国政府赶紧注资金支持它,后来美国又采取了一些政策,给了一些补贴。加上美国的工业化的战略,把汽车作为重中之重来推,内外的推动,所以这些公司对中国的生产出口不断扩大。美国制造业2011年下半年就开始复苏,目前依然表示是强势。美国汽车销售量超过大众,重新走上第一。企业财务报表改善,效益改善,美国政府在2008、2009年放进去的资金,公司希望赶紧退,政府也在往外取钱。尽管美国国内消费增长是千分之八,占总的比例不大,但是这是在美国汽车普及率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出现的,标志着美国的汽车产业复苏发展很快。二是资源工业,这是美国在工业化当中很重要的一块。现在美国能源自己生产、满足国内销售的比率大幅度提高。最近一个月中国月度原油进口超过美国,这里我不说别的政治意义,也不说能源结构调整对全球能源控制关系和能源价格的影响,也不谈美国的能源战略对中国的长期风险,我只是想说从工业的角度来看,美国的能源工业发展在整个工业发展过程当中的总贡献在提高。说明两年以前奥巴马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至少在指标上取得了一些表现。在欧元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减速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去年不断的上升。
    最近美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几个月都是53%以上,达到55%、56%。而我们的采购经理指数由53%掉到52%、50.6%、50.4%。原因也是刚才讲的。原始推动力,一个是出口一个是消费。原来日本、德国车比较好,现在美国车也有改善,研发在加强,新概念车在增加,耗油量减少,质量提高,因此消费量和输出量都增加了。资源类别,像页岩气在大幅增加,价格也在下降。
    第二个是美国的房地产。房地产是导致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要密切关注美国两个“短板”,一个是房地产,另一个是金融。如果这两个短板不再变短反而加长,美国经济总量就会提升。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去年一季度是反比增长,二季度开始同比增长。现在价格上涨快,有几个原因,第一房价低,延续了很长的刚性需求市场。第二是利率信贷利率很低。第三是国际资源的流入,包括中国在内。第四是美国股市的繁荣使收益密集增加。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劳动就业改善,失业率下降。尽管失业率下降很缓慢,去年二三季度还在9%以上,四季度才降到8%,最近才到7.7%。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劳动力市场,因为公共部门从业人员减少,公共部门的开支也在减少。对美国经济贡献很重要的,一个是资源消费,一个是资源部门的投资。在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有的企业可能不雇人但是会增加工资,劳动者平均工资总量在增加,劳动收入的生产率提高了,就能去买房子了。以上几个原因,一个是价格低,一个是利率低,一个是财政收入和劳动收入增长预期改善,所以美国几个大的房地产公司销售增加,再融资的环境好,都是盈利的,建筑业复苏很强劲。
    第三是金融。一是银行金融。工业好了,房地产转好了,信贷需求增加,银行的放信贷量增加,带来了银行的负债表改善,效益增加。二是非银行金融界是证券、债券和股票。美国证券的需求非常好,融资成本低需求大价格低。2007年以前最高一万四千一百六十六点,今年3月6号一万四千两百五十三点,昨天美国股市涨8.8%,美国股市由危机时候的五千六百多到现在的一万四千点,涨了一倍。意味着美国的家庭资产从2011年2012年到现在三年翻一倍。刚才我说了,美国的家庭资产负债表上主要是三项,一是消费者资产,汽车;二是证券,包括债权和股票;三是房地产。美国去年三季度反比二季度增加了两万多亿美元,包括证券房地产债券和股票,其中的股票大概有两千多亿。股市好了,一方面企业融资多了,资金多了再投资多了,资本生产能力有资金的能力强,能力强了就业增长了。另外一方面从消费者角度看,收入预期改善,消费刷卡多了,刷卡多了买企业的产品多了,企业的利润实现也快,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第四个是旅游,包括教育。这几年美国的教育旅游大幅度增加。据我所知2010到2012年三年当中,中国到美国的留学生增长18%至20%。美国不断放松旅游签证,放松教育限制,而且放松移民的法律限制,教育和旅游再度兴起。
    第五个是服务业。服务业的增长指数也很好。美国次贷危机是两年,但是它的修复能力很强,原因就在于它的高科技,丰富多样、自由创新的劳动教育体系,资源创新的产能制度,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
     但是美国的恢复还不是很稳定,一个原因是外部不是很好,美国对欧洲出口很重要,欧元区是负增长,加上中国也在紧缩,所以如果按我想的下半年直接回稳,中国经济实现8%左右,美国经济可能今年是在2%以上。第二个原因是去年四季度不好,今年一季度估计也不是很好。有一个财政自动减赤机制,所以今年美国预算是减少了,这样的话就会影响一定的市场信息。这不是它的基础出了问题,只是相关的影响因素会左右它。但是我认为这些因素是可变的,比如它的自动减税,对富人的减税,在开支不是很多的情况下,用增长能力修补它的缺口国家是可以做的。
    结论就是,美国经济在复苏,虽然是不完全稳定的,甚至有些地方是弱复苏的。如果美国经济增长在2.5%左右,下半年欧元区经济变好,中国经济加速半个点甚至一个点,那美国经济肯定好了。美国经济有可能要比去年的2.5%还高一点,这样就形成全球良性环境。
    第三个支撑现在还不确定,就是新型经济体,特别是资源型经济,包括巴西,澳大利亚,印度,中东。这些经济体有几个问题。一个是对中国市场高度依赖,像巴西,澳大利亚,印度主要资源出口依赖中国的进口。中国增长速度放慢,从澳大利亚、巴西进口的有色就减少了。第二个是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单位GDP耗费资源的市场空间是不断变小的。我个人更看好就是资源型经济体,中东的原油,加拿大、俄罗斯的天然气等等可能还会大幅增长。现在我们的石油的国际依赖度,已经超过了55%以上。而用作消费生产的像铁矿石,我把它叫做转型下的下调,不是周期性的下调。
    国内的短期制约因素和中长期的增长因素两个都要看。短期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房地产调控,变量取决于政策出台的频率、密度、节奏。但是中长期释放的因素,一个是农民工市民化和社会保障公平化,会带动预期改善。农民工市民化有2.4亿人,分十年实现,一年有几千万。如果实现公平福利的话消费就要增长。现在一个市民相当于三个农民的消费,农民工变成市民以后,他的消费就会成倍提高。二是城市信息化,包括智能化。今后的建筑、交通、楼群、地下设施,所有基于城市监控的任何的一个细胞都会信息化。城市出现大小灾害都可以事先预警,事先调控,减少城市灾害。还包括所有标识的数字化。现在北京的标识太差了,开车到了跟前才能看到,又不能停下来,然后还走回头路,绕了半圈又找到这个地方来了。三是城市设施的现代化,包括交通、网络、地下排放和地上的各种文化设施,保障设施要现代化。地铁线路的相互对接很重要,连接的好成本更低,有效性更高。现在农民工扛那么大的行李要走很远,才能到另一个地铁线路换乘,出了地铁也应该有非常发达的地面交通与其相连接。四是城市生态化,绿色发展,这会带来很多的投资。以上我讲的“四化”都需要投资,它是一种内涵型投资,是更有效的投资。它不但有大的空间,更使城市具有有效性,提高容积率,提高舒适度,提高反应能力程度。
    第五个是产业。产业的发展我认为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工业。分两块,一块是家电向智能化升级,包括汽车,汽车、冰箱、空调、彩电、电脑、洗衣机微波炉。另一块是生产领域也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包括3D打印技术在慢慢的产业化。目前世界科技产业正处在大革命的前沿,有人说是新能源加电子信息化,反正是走的很快,技术产业周期越来越短,这是一个大的方向。还有一个方面是军品,是国防现代化。一定要搞武器装备现代化,要提高技术生产能力,提高智能的高端化。第三个是非物质消费升级,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心理医疗。
    如果宏观调控得当的话,能够实现增长。如果宏观调控不当的话,GDP增速会掉到7%以下,我们要避免这种可能。从内部看宏观调控,特别是房地产调控,我认为今年的房价调控要注意分寸,注意节奏。结构性泡沫多了你把它放掉一点,不然会出事,房地产产业链上下左右连接三十几个行业。房地产大起大落,会对经济产生大的影响,大的波动。从外部看,影响今年经济的因素一个是美国,一个欧洲经济。如果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没有按照刚才我们的路线往上走,比如日本的债务危机出来,当然这个可能性不是很大。我们今年要努力防止出现第二种情景,促进经济进入上升轨道,实现持续增长。
    第三个问题是,今年7.5%的增长需要什么样的宏观条件。第一个是宽财政,概括是九个字,宽财政、稳货币、促改革。今年一定要宽财政,预算已经出来了。我有几个观点,第一有必要,第二有能力,第三无风险。按目前的预测,我们是准备按照12000亿的赤字规模,比去年8000亿增加4000亿。因为赤字率是赤字总额除以GDP总额,按照今年的GDP目标,在赤字不变的情况下如果GDP规模扩大,赤字会下降。去年GDP是51.9万亿,前年是47万亿,增加了5万多亿。再来算2013年,最少应该是57.8万亿,有可能达到58万亿左右,2%的赤字率不高。从历史上看,我们赤字率释放是比较高的。这三十几年,赤字1979年有,1980年没有;1981年开始我们有赤字。1965年计划的赤字是0.5,1975年是0.8,1985年是1,1995年是1.48,“十五”期间是1.83,“十一五”期间是1.02。金融危机时最高是2.5,去年是1.54,这是我跟公布的财政收入全口径然后除以GDP,除以统计局调整最后的数字得出来1.54,就算是1.5左右。今年2左右大概增加了4000亿。所以从历史上看不是很高,虽然比平均水平高,但是它在3%的警戒线以内,没有超过这个安全的边界,所以是无风险的。
    有必要,是讲有增长的必要,是社保增加、国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前三十年,GDP每年15%,我们的财政开支,特别是用于军费的开支,用于社保的开支,用于科教文化的开支,与GDP的增长是不对称的,是滞后的,或者说是有差额的。现在补课,是保证与国民经济速度的协调,是保证与国家经济安全需要的协调,是保障老龄化,社保社会化,保证增量增加需要协调的。第二个必要,我还是要有增长。我不要GDP增长10%以上了,但我还要保持在8%左右。要搞科学发展,但是没有发展就谈不上科学发展。第三个有必要,包括改善民生,包括文化现代化。
    对国防现代化,我想多讲几句。世界对中国增加军费使劲盯着,最近10年我国的军费开支增长10%左右,去年军费是7201亿,比2012年的6701亿得出10%,占GDP1.3%。美国的军费去年是6900亿,占GDP4.3%。今年我们的军费预算7001亿人民币,占GDP1.3%左右,一直比美国4.3%低了3个点左右。我们的GDP是它的二分之一,军费只相当于美国的六分之一。我们的军费更多是用在一个是人头和武器装备,武器装备的成本提高了,价格提高了。因此是合理的,必要的。
    美国是第一大经济体,我的GDP是你的二分之一,而军费只有你的六分之一左右,我的周边被你鼓捣的一点都不安全了,我不造航母行吗?中国还是很谨慎、很克制的。我们要细水长流,把钱用在刀刃上,用的更有效。不能说我们增加10%军费就不得了。
第三,今年GDP规模大概是58万亿左右,规模扩大了,没有什么风险。我个人认为今年做的预算开支大致是一个刚性的,消费考虑到结构性减税因素的影响,所以只有8%,开支增加10%。今年的收入可能还会增加,最近新“国五条”,房屋个人所得税按百分之二十的增收,今年估计是要收很多税。当然不可能一次性交易完了,是分量。我们这次只考虑结构性减税因素,没有考虑增税收。
    第二个今年经济增长8%左右。整个经济活动有增加,收入有增加,财政收入就增加了。无风险有必要有能力,所以不要担心。
   
    第二句话是稳货币,今年采取13%的速度是很好的选择。去年年初定的是14%,到年底是13.8%。保证经济增长7.5%的水平,可以防止高通胀,防止货币和商品失衡,防止过度的货币追逐过度的商品产生的泡沫和CPI的上涨,所以稳货币是很必要的。
    第三句话是促改革。我个人认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第一轮改革,1992年、1993年开始第二轮改革,现在将开始第三轮改革。第一轮改革,打破了铁饭碗,改革延伸到企业搞股份制,延伸到农产品、工业品到各种商品价格。第二轮改革从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开始,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市场经济概念的基本框架,中国加入WTO,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股票上市,开始发展民营经济。第三轮改革,我认为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下的新一轮的十年改革。改革目标还是建立一个市场化导向的新的体制。今年应该是改革之年,着重是简政放权,公平竞争。一是精简机构减少官员,转变政府职能。现在缺乏公平竞争、产能过剩、价格扭曲、结构性泡沫的出现,很大程度与政府规模扩大、官员太多、职能过度、对市场干预太多有关。二是给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创造公平准入、公平竞争的环境。三是逐步推展价格、税收、财政、金融、土地等等方面经济改革的联动,通过改革和体制创新,进一步增加微观经济活动的活力、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个问题,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我认为是两大风险,或者是两个不确定性带来的、可能影响全局的问题。第一个是价格风险,包括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具体分析是,一、价格风险上半年总体来会平稳。上半年CPI有可能控制在3%以内,二、可能会有大的变化,因为存货多,需求增加,供给增加,可以释放产能。三、现在国际上的农产品很多可以进口。四、我们的工业体系很配套,生产反应能力很强。五、现在粮食储备率在30%以上。上半年价格还是会上涨,但不会在3%以上持续加速,还会有需求的增加。如果不采取一些有效的货币政策准备,下半年通胀风险有可能在3%以上。今年持续3.5%CPI的目标,我认为调控的标杆,不是按3.5%而是应该按3%左右。如果按3.5%左右,意味着今年12个月中有的月份要在4%以上,那明年就有风险了,我们要为今后几年留有余地,不要一下子把它使完了。再就是资产价格。资产价格主要是房地产这一块,我觉得今年要在这方面多花一点心思。我们不能下结论一定会怎么样,但是要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准备,因为这里确实是有泡沫的,我们不要采取非理性的方式,要理性一点。
    第二个风险,要防止今年“两会”之后地方政府掀起新一轮的投资热潮,这就是投资过热风险。这是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防范就要改革地方的政府职能、运作体制、行政模式、管理职能,包括它的考核机制。为了使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今年的政府行为要特别注意自我约束,节制欲望。政府要在减少对企业对市场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自身调节的能力,全面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既防止地方过热的投资冲动,造成人为的产能过剩和资产泡沫放大,又要防止宏观管理部门紧缩的力度过大。今年稳增长,中央和地方要上下齐心,共同努力,目标一致,不能各谈各的变化。
    总之,今年既是一个改革年,又是经济复苏处在十字路口的年份。弄的好往上走,弄的不好往下走,所以非常敏感。要更多的运用智慧,要更注意技巧,不能草率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