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市场配置劳动力,政府促进再就业(二)(2003.4.16)
作者:蔡昉    发布:2004-04-16    阅读:9431次   

市场配置劳动力,政府促进再就业

——蔡昉研究员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的讲演(修订稿)

作者:蔡 昉            出自:

    第三,积极的就业政策要重点突出,着眼于实现“一代人”的平稳过渡。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都有义务针对特殊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女性在40岁以上,男性在50岁以上的人员,提供特殊就业扶持。这些人就业的特殊困难,导致问题不能靠市场自动解决,需要政府和社区有相应的政策扶持。扶持这“一代人”,既要靠社会保障又要靠再就业。因此,应通过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向他们提供专门的培训,给予创业融资、开业注册等方面的优惠等,甚至直接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

四、 劳动者素质是就业之本

  世界各国政府面对就业问题的挑战,都把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素质作为促进就业战略的重要支柱。各国的经验都证明,劳动者的素质对于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以人力资源开发为目标的普通和职业教育、培训计划普遍成为政府扩大就业和治理失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我国情况来看,劳动力素质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就业机会的获得从而人力资源的利用。

  首先,从一般的教育水平看,我国城乡劳动力素质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全国15岁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5.2%,初中以下的劳动力比重高达79.0%。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7.1%,初中以下的劳动力比重高达91.2%。1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城市为9.8年,相当于高中一年级水平;县镇为8.7年,相当于初中毕业水平;农村为6.9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水平。城乡之间的人力资本差距显然不利于推进未来城市化的发展。

  其次,劳动者素质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从职业要求来看,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十分不平衡。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劳动者素质不能得到适应性调整,就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实现就业,人力资源就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从目前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特征,可以看到劳动力人力资本差异引起的就业机会差别。调查表明,在城市劳动力市场总体上需求小于供给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人力资本特征的劳动者获得的就业机会不尽相同。例如,2002年第二季度城市总体的就业岗位需求与求职人数之比为74%。但是,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这个比例明显提高。

    最后,目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难度主要在于其人力资本较低。在下岗职工中,40-5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而这一代人的人力资本形成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影响。由于“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破坏,导致那一代人的人力资本获得成为异常的,直接表现为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减少。今天最容易遭遇下岗或失业而最难实现再就业的,恰恰是这一群体。

    解决我国的就业难题,不是一个短期的任务,甚至不是一代人的问题。因此,一方面所有的政策都应该着眼于长期,另一方面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所有政策中最长期化,也最具有可持续性的战略。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我们的实际,都要求我们把提高就业能力确定为教育的目标。

五、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岗位之源

    在劳动力总供给既定的情况下,不同的产业结构能够形成差异很大的劳动力需求水平。在计划经济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就造成经济增长吸纳就业能力低,与轻重工业平衡发展的情形相比,就业减少了40%。而改革以来就业的增长,则主要是通过矫正这个扭曲的产业结构实现的。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构成了中国仍然处于劳动力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发展阶段,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是我国比较优势所在。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比较优势指示的方向进行的。在2020年之前,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会一直保持很高,意味着丰富的劳动力供给源泉不会枯竭。只要劳动力市场发育良好,劳动力资源的丰裕就会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低廉,从而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面的比较优势。鉴于我国当前的比较优势,所以应该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首先是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三次产业比较,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且就业弹性最大。在1979-2000年间,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06,第二产业为0.34,第三产业为0.57。其次是发展非国有经济。把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的行业结构比重由高到低排序,并与各个行业的资本节约程度排序,作相关分析,得出国有企业与资本节约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535,非国有企业为0.535。可见非国有经济具有较强的创造就业能力。第三是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劳动密集程度高,单位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多于大企业。

    在非正规经济中的就业,进入成本低、市场化程度高,这些特点特别适于在二元经济转换过程中创造就业机会。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后,大都先在非正规经济中找到工作或自我雇佣,这部分人占到城市就业的40%以上。近年来,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面对日益增长的全球化竞争,也开始注意利用灵活经济的形式来应对。表现在就业形式上,就是减少全日制工作和就业岗位,越来越多地采取临时性、合同制、自由职业和非全日制等形式。这特别表现在新兴产业集中的地区,如“硅谷”地区。例如,在美国加州的圣塔巴巴拉县,目前全部就业中的27%-40%,新增就业岗位的几乎100%属于临时性工作。

(专家文章由专家本人提供,未经专家本人或中国经济50人论坛秘书处同意,不得转载或作为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