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一部独一无二、没有先例的县区级规划
作者:杨伟民    发布:2021-03-29    来源: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清华大学中国规划研究院    阅读:4720次   


我来参加会议,是我们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起草形成了《相城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研究报告》。我干了30年的规划事业,在我国三级三类的规划体系中,县区规划最薄弱,我一直想改变一下。规划是我国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县区规划的质量关系着我国最基础行政区域县区的治理效能。所以,我答应了相城的邀请,请了20多位长期从事规划起草工作的同事和专家,用了近两年时间,集中力量就干一件事——做好相城规划。在多次调研和反复研究讨论基础上,去年国庆节期间,我们一个字、一个字,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修改完成了《相城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研究报告》。从公布的相城“十四五”规划纲要看,我们的报告,相城95%甚至100%接受了。我相信,相城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是一部独一无二、没有先例的县区级规划

 

第一,是相城人的发展规划。规划是政府写的谁来看呢?政府部门自然要看,但更是写给企业、写给老百姓看的。县区规划,要符合中央的大政方针,符合本省区市的要求,更要以当地老百姓为中心,符合老百姓期待,给老百姓以信心和希望,让老百姓有盼头,告诉老百姓,五年后的生活比今天好在哪、好多少。

 

我们首先在主要目标设计中,把人民生活的目标放在了各类目标的最前面,把“让相城人生活更有品质”放在各项任务之首。这可能是我国规划史上的头一份、第一次。我们没有按惯例,对规划目标做重复性的定性描述,而是用数据,用可操作、易评估、能检查的具体指标告诉老百姓,五年后的相城是什么样的。

 

相城的发展,既取决于当地人的努力,也要借助外地人的力量。规划既要写给老相城人看,也要写给已经或准备到相城打拼的新相城人看,让他们知道,到相城来,收入的增加会快于经济增长,来了后,住房在哪,学校在哪,三级医院在哪,车停在哪等。这些,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

 

我国生产力大于消费力。只要老百姓生活改善了,多消费了,经济增长自然而然就来了。如果各地还是以GDP为核心,就难以改变投资和政府消费为主的内需格局,投资型产业为主的供给格局,少数行业收入过高和居民收入占比过低的收入分配格局。

 

第二,是聚焦相城发展的规划。县区规划的薄弱点之一是上下一般粗,不少县区规划,往往是对照国家规划、本省规划、本市规划,一抄了之。如果遮住地名,放之四海而皆准,放在任何地方都不会错,但很可能没有用。

 

国家规划,规划的是国家发展,地方规划,规划的是当地的发展。一个地方的发展肯定和国家的发展不会一摸一样,应该是有自己的特色的,这就要把国家和省市的要求具体化,特色化。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很多地方的规划,基本上是照抄,没有细化本地15年后的情景。在相城规划中,我们用700—800字篇幅,用生动语言描绘了15后的相城:一个倍受瞩目的创新之城、众口相传的创业热土、包容开放的和谐之区、通江达海的集散中心、欣欣向荣的苏州新中心、气质优雅的江南胜地。这样,也才有利于相城政府一届接着一届,瞄准一个不变的方向、一个不变的目标,持续努力,一张蓝图干到底。而不是像有些地区那样,政府一换届,目标也换届了。

 

第三,是展示相城营商环境的规划。一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说到底是有没有企业。企业是创造就业、提供税收、技术创新、增加居民收入的主体。为什么有的地方企业多,有的地方企业少呢?除了自然条件外,说到底,是营商环境好不好,是企业是不是放心、安心、舒心。

 

营商环境,不仅仅是企业跑一次还是跑两次的问题,企业员工有没有稳定的住宅,上下班是否便捷,员工子女在哪上幼儿园,到哪看病,政府是不是讲信用,等等。地方规划,一定意义上是当地营商环境的宣言书、承诺书,写好地方营商环境,远比提出宏大目标、漂亮口号更重要。我们专门设计了营商环境一章,同时,其他各章的内容也是营商环境的组成部分。比如,在住房的内容,有一句话,我们将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降低相城人居住成本,满足不同收入群体、不同户籍人口的多样化住房需求,让居民户户有房住。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营商环境,想成政府做出这样的承诺,人们才会愿意来相城创业就业。

 

第四,是路径清晰的规划。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进步,都离不开不断总结。总结什么干对了,什么干错了,要坚持什么,要改进什么。编制五年规划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每五年回过头看看过去五年走的路是否有偏差,偏差在哪里。所以,五年规划的编制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理清发展思路、寻找新发展路径的过程。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近几年,相城之所以发展的好,关键是抓住了产业、创新、人才、金融、营商环境5个要素。新产业是基础,相城的发展需要新产业;新产业的发展需要提升创新能力,所以要把新产业相关的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创新来自创新人才的大脑,所以要大力吸引新产业相关的创新人才;创新成果转化成新产业,需要新金融的支持,所以要吸引和培育新金融;新产业、创新、人才、新金融,都需要一流营商环境,所以,政府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发展的首要任务。我们概括了相城未来发展的基本路径,就是抓住这5个要素,使之相互促进,就可以纲举目张,循环通畅,持续发展。

 

第五,是让人看得懂的规划。去年以来,我看了不少地方规划、部门的规划,其中一个共同点是看起来比较费劲,新词多,战略多,有些内容或指标要猜。一个好的规划,最基本的是要让人看得懂,实实在在,一目了然,清清爽爽。不是新词多,质量就高。

 

在编制相城规划时,我们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让人看得懂。比如,我们增加了“我们”这个主语。如果没有“我们”这个主语,人们就要猜,这句话是让谁来干呢?相城规划中的“我们”,就是相城城区委区政府,就是相城政府部门。这不仅是一个表述方法问题,实际上是政府对老百姓、对市场主体的态度问题,写了“我们”,就是政府的承诺、就是政府的责任。

 

规划要人看得懂,语言就要生动、耐看,把官话写成老百姓的话,比如,“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写成“让患者不再为看病发愁”,就更接地气,且容易懂。动词要准确,比如有的地方规划爱用“打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事情已经不是政府想打造就能打造的。用词的背后是对市场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究竟谁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问题。所以我们严格控制打造的使用。

 

编制一个好的规划只是开了个头。希望相城区委区政府,一张蓝图干到底。五年后,给相城一个不一样的相城。

(本文系作者2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相城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发布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