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体制改革
关于发放式财政直接支持消费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思考
作者:姜丙刚 河北省衡水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市工商联党组书记    发布:2021-04-26    来源:河北省衡水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    阅读:4705次   

      我国经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投资和出口跑的较快,消费跑的较慢,面对新冠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我认为,通过采取发放实物或定向消费券方式,投入财政资金直接支持消费扩大内需,可以实现“以财政支持扩大居民消费,以扩大消费带动投资增长,内需增加应对出口增速放缓”,既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赢得民心支持。

一、实施发放式财政直接支持消费政策的必要性

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扩大消费需求。近年来,受疫情、反全球化等因素影响,扩大消费成为双循环布局的必然要求。首先出口增长困难。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为1992年以来首次单季负增长,而且疫情影响还可能延续,并对世界经济和我国出口产生影响;反全球化的影响,中美贸易战由来已久,从最惠国待遇、301条款、市场经济国家争端,到加征关税等等,逆全球化呈现为一种长期性的外部环境;同时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土地、环保等成本上升,进一步导致出口企业困难。其次是投资增长渠道相对较窄。投资基建项目,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传统生产项目,投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又将进一步加剧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国家提出投资新基建,但是相对渠道较窄。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出口受到影响,就需要内需补充;投资面较窄,就需要消费补充。

2、扩大消费需要刺激消费政策支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口号,已经提出十几年,国家在这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可消费拉动作用仍感不足。2011-2019年,我国的消费率平均为53.4%,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达到58%,美国、英国则高达68%和66%。新兴经济体中,巴西消费率为64%,印度的消费率为59%,均高于中国水平。国统局数据显示2020年最终消费率接近55%,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们的消费率仍然低于印度、巴西。因此与投资和出口增速相比,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相对较慢,居民消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较低,呈现出“高增长、低消费”的典型特征,对投资和出口依然过度依赖。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分析有以下原因。

一是居民收入低的原因。一般认为,居民收入低,贫富分化,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缺乏是消费不足的要原因。因此,很多人主张增加居民收入、解决贫富分化问题、加强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二是传统消费文化的原因。在我国,勤俭持家、艰苦创业的文化传统力量非常强大,“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等等,俭的意识深入血脉,深入骨髓。因此,在大部分人心目中,“过日子”的意识非常强,爱存钱,省吃俭用,追求发家致富,省下钱积少成多,然后用于储蓄,用于投资,以求发家致富。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非常强,过日子发家致富,一方面可以光宗耀祖,另一方面可以用来传给后代子孙。为养老住房教育存钱以备不时之需只是一方面的原因,而致富的欲望和致富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精神享受,却是极强的。因而相当多的人有钱、也无医疗教育住房之虞,却仍不喜增加消费,即使消费也将之用于能够增值和体现财富的住房、汽车、耐用消费品等方面,因为买房置地可以增值,买车、耐用消费品可以体现人的财富,这些属于中国人“过日子”的范畴。从统计数据看,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截至2019年11月,中国存款总额达到192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约27.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这种情况,在自然经济短缺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这是有利的,但是在进入过剩经济条件下,这种情况,就会有很多弊端。一是导致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进而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外汇储备过多;二是导致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房地产发展迅速和房价上涨过快;三是贫富分化严重,有钱的人用于投资可以得到更多收益,而没钱的人,却很难得到投资收益。因此,要扩大消费,必须针对我国的消费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三是年龄收入结构原因。对于新消费品,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有较强消费欲望,但是受收入水平所限,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采取贷款消费、超前消费,甚至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中年消费者收入较高,但是对于新消费品接受较慢,消费欲望不强;老年消费者更是习惯省吃俭用,消费水平较低。

受以上原因影响,我国消费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但是进一步分析潜在的消费增长空间依然巨大。低收入群体,无论年轻一代,还是中老年消费群体,都具有潜在的消费欲望,高收入群体有引领消费时尚的需求,中等收入群体有提升消费的空间,对于一些新产品有消费需求。因此,如果能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刺激措施,消费潜能将能迅速释放。

3、发放式财政支持消费是刺激消费政策措施最佳选择。近些年来,刺激消费的办法想了很多,疫情以来,商务部提出要重点抓好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完善消费市场体系,优化消费升级平台等方面工作,畅通汽车、家电、家具等大件商品消费链条,支持地方开展以旧换新、汽车下乡,发展乡村消费,加快实体商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强消费信用和标准体系建设,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组织开展全国消费促进月、双品网购节等活动。这些对于促进消费,可以产生一定效果,但是要达到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目的,还必须采取有效的财政刺激政策措施。

财政刺激消费政策有多种,概括为购物补贴奖励式、发送现金式和发送实物或定向消费券式。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属于购物补贴式刺激消费措施,虽然可以鼓励消费,但是消费者首先要具有购买的资金,如果没有,就不能享受;有奖消费,减税消费,与此类似,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商家的促销活动、降价销售、返利销售,或企业发放消费券,也只是具有消费意愿和能力的部分人能够受益,实际上也会导致分配不公。发放现金,可能会把现钱变成存款,而不用于消费;发放普通消费券,相较于发放现金,可以直接用于消费,但是如果对消费券做出限定,也有一个弊端,就是人们用它去消费,同时会省出本该用于该项消费的现金。可见,以上措施,对于刺激消费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又都有不足。而要实现刺激消费作用最大化,实施发放实物或定向消费券方式,是最好的办法。

实物或定向消费券方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通过向全体居民发放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具有较强消费欲望而一般舍不得去或较少去实际消费的商品或服务,切实将财政投入转化成居民消费。我们都有这个经验,如果想孝敬前父母,给他们一些钱,他们可能并不舍得花,而是存起来,可是如果给他买成食品,他一定会吃,买成衣服,他一定会穿。在单位上搞福利,也是这样,发一二百块钱,可能直接放到兜里或存起来了,如果发成东西,也就消费了。发放实物或定向消费券式财政直接支持消费,实际上也就是把国家当成一个大单位,全体居民当成这个大单位的员工,由国家给全体人民搞福利。综上所述,通过发放实物或定向消费券的方式,见效快,针对性强,应该做为刺激消费的主要选择方式,而且是一项长期的经济政策

  二、发放式财政直接支持消费政策的主要内容。

  1、经费来源。所需经费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国家确定的实物发项目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出,地方政府确定的实物发项目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出。一是财政增收中列支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567亿元,同比增长7.4%2018年全国财政总收入为183352亿元同比增长6.2%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382亿元,同比增长3.8%每年财政增收优先安排支持消费。二是通过财政赤字列支。出口顺差增幅下降、外汇占款减少的同时,适当提高财政赤字比例,也可以发行公债,用于支持消费是接受个人捐款,同时提倡相关企业配套实行促销政策。

2、发放物品。发放应选择直接支持中低收入群体有刚性需求和新产品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比如每人一次到饭店进餐的机会,每人一衣服,每人一次免费体检,每人一部智能手机,每人一次旅游机会。旅游方面,可以在一年内安排本市以内的旅游,三年安排一次本省以内的旅游安排一次全国范围的旅游

3、发放范围。全体居民享受,但是各地方可以根据本地的风俗习惯、物价水平,确定本地居民发放实物和服务品种和数量,同时也可以针对某个地区和居民集体发放

4、发放形式。可以由各级政府部门向居民发送实物,也可以由居民到定点领取实物或定向消费券。定向消费券要规定消费金额,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内容,消费的时间,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限定必须用于消费。各级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货源统一组织,确保发放到位。对此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防止出现贪污挪用截留以次充好等行为的出现。

5、发放规模。曾经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发放消费券的办法,如蒙代尔就曾建议中国发一万亿元消费卷,经济学家滕泰提出10万亿规模。那倒底多少为好呢?一是参照出口减少量。根据十四五规划国民经济增速,参照往年GDP增长比例,2016年增速6.85%,2017年增速6.95%,2018年6.75%,2019年增速6.11%。要达到增速目标,出口减少的数量,就应是内需增加的数量。2020年前8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0.05万亿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仅下降0.6%,出口减少,相应就要增加刺激消费的数量。二是参照通胀承受量。考虑到财政支持资金部分来源于赤字,那就预计可能引起的通胀率在可承受可控范围之内。三是参照每年顺差规模。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可能引起的物价上涨,可以通过增加进口解决。综上考虑,财政支持消费规模可以考虑3%,即3万亿元人民币。

  三、发放式财政直接支持消费政策的可行性。

1、政策可行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多省市出台了发放消费券刺激经济的措施,济南开展惠民消费活动,面向景区、旅行社、影院、演艺场所、书店等推出2000万元消费券,拉动文旅消费南京向市民和困难群体发放3.18亿元消费券,每按每份100元或50元设定采用电子券形式发放。实施财政直接支持消费政策,从政策背景和实践两个方面,具备了条件和基础。

2、实物发式财政直接支持消费政策的意义。一是直接刺激消费拉动内全国每人一百元的餐饮,就可以创造1300亿的食品需求和产值每人一百元的衣服费,可以产生1300亿元的服装需求和产值,每人一百元的旅游补贴,可以创造1300亿元的旅游市场。同时通过乘数效应,可以放大其作用。调节需求结构。通过设置发放产品和服务,可以引导新型消费,对冲产能过剩的需要。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消除两极分化。对于得到同样多的发放物品和服务,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效用要比高收入群体大的多,其收入增长比例也会大的多,这也有利于树立党和政府形,赢得民心

3、对于财政支持消费政策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担心和应对。一是财政支持消费规模控制在适当的幅度,不会引起通货膨胀,更不会有恶性通货膨胀的风险。当前世界性经济增长缓慢,全球产能过剩,不发生大的战争和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和严重的社会动荡,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概率很小。同时财政支持消费资金,通过乘数效应形成的产值税收,很可能会大于支持数量。二是对于支持消费引起的通货膨胀的风险,也不要怕。因为中国现在是产能过剩,可以增加产能,再就是可以通过增加进口来解决。至于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就更不应害怕,可以理解为粮价和农副产品价格的合理调整,从根本上不应算做通货膨胀,对于农民增收、扩大消费、促进分配公平都是有益的。三是即使引起轻度通货膨胀,也容易得到群众理解。因为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来自国外,输入性的。不搞刺激政策,也会出现通货膨胀。只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也会得到大家的理解

四、组织实施

一是要注意循序渐进。国家财政直接支持消费政策要注意循序渐进,阶段实施可以先搞论证和试点,初期可少量发放,避免财政背上过重的包袱,形成骑虎难下的局面。

是要注意几个结合。一是与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结合,应当尽量选一些符合产业政策方向的产品。因为选哪类产品,就是对哪个产业的巨大支持。二是与节约型社会相结合。避免浪费,鼓励消费决不是鼓励浪费,也不是鼓励人们不加节制的高消费。三是与其它刺激消费转变发展方式的措施相结合。四是要和解决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与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相结合,搞成利民富民惠民的民心工程。五是与节能减排相结合。所选的物品必须是群众所需的、低碳的和绿色环保的。

是加强领导。发放式财政直接支持消费政策,一定要加强领导,好事办好。一是抓住时机。因为当前疫情,是一个特别有利的时机,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二是加强舆论引导。要有针对性的采取舆论引导措施,大力宣传,对可能存在的通胀风险,做好解释。加强研究。加强对消费券经济的研究,总结各地经验,研究国外做法。对此项政策的效果,进行密切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