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信贷决策与产业结构调整(2001.05.23)
作者:贺力平    发布:2004-04-17    阅读:3965次   

信贷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

贺力平

  (50人论坛·北京) 产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社会资金的部门流向问题。每一个部门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资金,离开了持续性的资金供给,任何一个部门和企业都不能满足和抵偿债务要求,只能退出市场。有了持续性的充足的资金供给,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便能得到开展正常的经营和投资活动,得到发展。因此,社会资金在各个企业和部门中配置和流向,实际上就决定了这些企业和部门的生死存亡和此消彼长,也决定了国民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及其调整。快速增长的部门和企业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增长,根本原因是这些部门和企业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赢利前景,能够为各种来源的资金投入提供回报,吸引社会资金源源不断的流入,实现快速增长。衰退中的夕阳部门和企业之所以困难重重,根本原因是这些部门和企业不再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赢利前景,难以为不同来源的资金投资提供达到社会平均水平的回报,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资金来源逐渐枯竭,从而不得不面临淘汰出局的可能性。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说到产业结构调整,人们会马上联想到政府部门的决策及其作用,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就是上级政府部门的任务,地方政府负责调整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中央政府负责调整全国的产业结构,各个企业都应当听从计划部门的指示和指令,根据这些指示和指令来安排自己的经营和投资活动。显然,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中,这种看法已失去依据。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市场化,人们应当用新的观点来看待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尤其是应当重视银行信贷决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突出作用。
   应当重新看待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个理由是社会资源的分布已经出现了重要变化,政府部门不再是生产性资源和社会资金的唯一掌管者,越来越多的生产性资源和社会资金流向非政府部门,居民、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在决定资源和资金流动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方面,银行的作用日益突出。以银行存款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而言。实行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国城乡居民的银行存款总额为210亿元,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仅为5.8%;二十余年后的1999年,全国城乡居民的银行存款总额达59600亿元,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升至72.8%。伴随银行存款(即银行资金来源)的增加,银行信贷(即银行资金运用)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1999年底,全国各银行机构信贷总规模达到73695亿元,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高达90%。社会资金在向银行部门集中,银行成为了社会资金配置和流向的最重要决策者。
   产业结构调整方式的变化还与企业地位的变化有关。过去,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就是上级主管部门的一个下级单位,企业的经营和投资决策都得听从于来自政府部门的指示和指令。现在,企业的地位已经发生变化,所有的企业,不管其所有制身份如何,按照现行法律都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它们根据对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的判断来组织生产要素,从事投资和经营活动。相应地,政府对经济和企业活动的管理已经从过去的发布指令性计划转变为主要依靠法律和指导性计划的手段。在这种新形势下,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主要由企业自己掌握生产性资源的种类和程度来决定。政府可以对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活动说“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却是由企业自己来说“是”的问题。企业获得了独立的经营和投资决策劝,其资金来源也日益外部化了,不再能够完全依靠自身的积累或剩余资金或者上级政府部门的拨款,需要以有偿的市场化方式从外部来源获取资金,包括从银行得到信贷或从资本市场得到长期性融资。
   在企业的各种外部资金来源中,银行信贷是最重要的一个渠道和环节。银行信贷的作用不仅表现在银行所能提供的各种信贷总规模上,而且更重要地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获得银行信贷往往是企业得到其它外部资金来源的一个先决条件。这是因为,在一个信息不充分的市场环境中,银行信贷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在资金市场上的大多数参与者看来,一个企业若能从银行那里得到信贷资金,这表明该企业具备偿还债务的基本条件,其信誉是基本可靠的,因而可向该企业提供新增的资金支持;相反,一个企业若不能从银行那里得到信贷资金,很可能表明该企业不具备偿还债务的基本条件,其信誉是不确定的甚至是可疑的,向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具有较高的风险。在活跃在资金市场上的各个金融机构中,应当说银行是相对最了解企业、拥有企业信息最丰富的经营机构。这不仅是因为银行负责有关企业客户的存贷款业务,而且也是因为银行通过向企业提供的支付和转帐服务可以及时全面掌握企业客户的资金流信息。简单地说,银行拥有企业信息优势,这种信息优势客观上促使银行信贷决策成为资金市场上的示范者。
   既然可以不夸张地说银行信贷实际上起着配置社会资金、决定社会资金流向的“水龙头”作用,那么就应当十分重视银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并为之努力创造条件。在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的突出问题是一方面一些产业中存在严重的重复生产重复投资,另一方面一些新兴产业中存在着供给不足、增长缓慢的问题。就重复生产重复投资而言,根本原因在于这些领域中的企业能够通过某种途径得到资金供给,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有些社会资金继续不断地流向这些领域中的企业。如果没有这种资金来源,那些“长线”行业中的企业不会得到充足的资金来源,那些“短线”行业中的企业也不会感到资金短缺。
   判断国民经济的某个产业部门是处于“长线”或“短线”,在计划经济时代是看供求平衡或供求缺口,因为在那种体制中价格是不变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由于产品的价格都是可变的,因而不再普遍地存在供求缺口,在此背景下,判断“长线”或“短线”的标准就转变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或者说企业的业绩。处于“短线”领域中的企业通常说拥有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赢利,而处于“长线”领域的企业通常说只有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赢利或者甚至只有亏损。如果资金的供给基本上都根据企业的业绩来决定,社会资金的流动就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挂钩了。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中,不再需要一个专门的计划部门来决定各个产业部门的“长”与“短”并据之去决定资金的流向和企业经营投资活动的生死起伏,只要银行严格遵循按效率和风险控制的原则来决定信贷资金的配置,产业结构便会几乎自动地得到合理的调整。换言之,只要银行是合理化的经营机构并控制着社会资金流动的主潮流,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就会不断地顺利地展开,以行政手段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局面才会得到根本改变。
   进一步说,我们可以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之所以存在着严重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以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任务,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内银行机构的改革进程相对缓慢,银行作为一个独立经营的、遵从市场化原则的、合理化的资金经营机构地位尚未得到充分实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来自政府部门对银行经营活动的干预过多过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由于存在过多政府干预,一些银行未能充分注意培养自己的合理经营能力,未能相应提高自身控制和识别风险、开脱新市场、改善经营服务的能力。由于这些原因,国内银行机构的经营活动尚未真正发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作用,有的时候甚至由于继续为不良业绩企业提供资金而成了妨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
   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银行信贷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首先应当真正全面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所明确规定的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位,即“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商业银行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在这个法制框架中,商业银行应当确立稳健第一、效率优先的经营方针,将所有信贷决策都置于风险和回报的计算基础上,并努力完善风险识别和控制的能力,加强对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研究和分析工作,及时掌握产业结构变动的动向,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企业信息优势。
   应当看到,随着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中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日益多样化并加快了调整的步伐,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并为之服务是对商业银行信贷的一个新挑战。在过去一段时间中,许多国内商业银行都建立和改进了自己的信贷决策程序,这些程序在控制信贷风险、实现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赢利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值得指出的是,程序化的信贷决策所对应的主要是国民经济活动中那些相对成熟、定型的产业和企业,包括相对成熟、定型的一些消费信贷需求,而快速发展中的国民经济总是会不断涌现出许多尚未成熟、定型的产业和企业,包括尚未成熟、定型的消费信贷需求。面对这种新形势,商业银行应当加强研究开发工作,努力开拓新业务产品,及时适应新的信贷市场需求。例如,在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商业银行如何开展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对非国有企业的信贷,以及如何扩大消费信贷,都是一些新课题,它们都关系到商业银行信贷是否能有效及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最后,也应当看到,虽然银行信贷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主导性作用,但这种作用也不是万能的。绝不能认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都系于银行信贷政策的调整上。政策性的金融和财政政策在中国将继续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其在长期性融资领域中拥有专业优势也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之,各类金融机构都应当发挥各自突出的优势和作用,不存在千篇一律的模式,而且,只有突出了各自的专业化优势,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中经网)